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多彩中华 > 藏羌彝走廊上的视觉盛宴 >> 正文

藏羌彝走廊上的视觉盛宴

2019-07-26 民族画报记者 列来拉杜 撰文摄影

编者按: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位于我国西部腹心,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迁徙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廊道。自2014年3月《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实施以来,走廊区域内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文化活力,激发了各族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从本期起,《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专栏将为读者展现这条神奇走廊上独特的自然生态、多样的文化形态、富集的文化资源,展现走廊上各族群众携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时代风貌。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山河纵横,山高谷深,图为云南省大理州境内的风景

清晨,旭日东升。青藏高原的牧民喝完酥油茶,骑着马赶着牧群,开始一天的放牧生活;滇西北大理,薅草的白族妇女在稻田里忙碌起来;川西北的羌族、川西南凉山的彝族农户,则在坡地上吆喝着牛,用传统二牛抬杆方式犁地……

在我国西北到西南地区,存在着一个奇特的地理单元。这里有海拔五六千米的雪山湖泊,也有海拔几百米的坝子和热带河谷地带;从东往西有岷山、邛崃山、大雪山—贡嘎山、沙鲁里山、芒康山、他念他翁山、伯舒拉岭—高黎贡山7条山脉,有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6条大江;760多万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在这连绵起伏的大山里、滔滔不绝的江河边,出门或翻山或涉水成为生活的常态。受到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世界上民族、语言、文化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区。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里生活有20多个民族,核心区涉及西部7省(区)的11个市(州、地区),藏、羌、彝等少数民族人口760多万

南来北往,民族迁徙交融频繁之走廊

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了“藏彝走廊”的概念。随着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又提出了“藏羌彝文化走廊”的概念。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位于我国西部腹心,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迁徙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廊道,区域内自然生态独特,文化形态多样,文化资源富集,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沉积带,在我国区域发展和文化建设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

藏羌彝文化走廊山河相间、连绵起伏的地貌特征

为了保护传承、开发利用这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2014年3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层面上的文化产业专项区域规划。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核心区域位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等七省(区)交汇处,包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贵州省毕节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昌都地区、林芝地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等11个市(州、地区);覆盖面积超过68万平方公里,生活在这里的藏、羌、彝、纳西、傈僳、苗等20多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760万;直接辐射的区域包括四川省绵阳市、乐山市、雅安市、攀枝花市,贵州省六盘水市,云南省丽江市、大理白族自治州,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那曲地区,陕西省宝鸡市、汉中市,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武威市、张掖市、陇南市,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及与上述区域紧密相连的西部省(区、市)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藏羌彝文化走廊地区是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古代商贸物流通道,在进行物子交流的同时,也促进民间文化交流。在秦汉时就有西南丝绸之路,从成都出发,途经云贵川民族地区。茶马古道形成的茶马互市,沿途出现康定、大理、丽江等许多重要驿站,成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平台。

四川省丹巴县的碉楼名扬国内外,这种集居住与防御功能为一体的建筑,有几百上千年历史

四川省理县甘堡藏寨

四川省阿坝县的藏族民居

四川省木里县的俄亚纳西族村寨已经有400年历史

云南省贡山县的怒族民居(罗金合 摄影)

云南省云龙县有1000多年历史的白族古村诺邓

青藏高原牧区的黑牦牛帐篷(民族画报资料)

长期以来,这里的人文地理、民族文化成为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探险家梦寐以求的田野考察点之一,留下许多珍贵影像资料。90多年前,一个叫约瑟夫·洛克的美籍奥地利人被这里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自然风光深深吸引,从1922年到1949年的20多年间,多次往返于四川、西藏、云南的藏羌彝文化走廊地区,拍摄照片,采访收集少数民族民俗资料。从1924年到1935年,他陆续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多篇有关中国西南地区图文并茂的专题,把那里神秘的自然风光、宗教文化、民俗生活介绍给世界各地的读者。后来,参考报道内容写成的《消失的地平线》畅销世界各地,小说里所写到的“香格里拉”成为家喻户晓的地方。

雪山是藏羌彝文化走廊的一道风景线

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是中国十大民俗节庆之一

云南大理三月街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已有上千年历史

青海省同仁县四合吉村“六月会”请神到村里

青海省土族跳於菟

1934至1942年,我国影像人类学先驱、纪实摄影大师庄学本先生也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少数民族地区考察采风,拍摄了万余张照片、撰写了百万字游记与调查报告,在《良友》画报等杂志上连载介绍今天的藏羌彝文化走廊地区的人文地理。1940年9月15日的第158期《良友》画报,出版了他的西康旅行摄影“新西康专号”,该期画报的封面名为《刺绣》,是一位手中正在刺绣、面向镜头灿烂笑着的彝族妇女。1941年,庄学本举办西康影展,有近20万人前去参观。此外,1939年6月至9月,我国电影教育家孙明经随科学考察团,在西康地区拍摄影像资料。

和谐共生,多民族共同生活之走廊

寒来暑往,经过长途跋涉,迁徙的人们找到水源充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的地方,就安营扎寨,繁衍生息,或在高原地区,过上游牧生活,或在平地坝子,从事春耕秋收,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农耕生活。在藏羌彝文化走廊这个空间里,历史上频繁的民族迁徙,人口流动加上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商贸往来,进一步促进不同民族间交流。在大理、丽江、西昌、康定等西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重镇上,多民族生活在一起的情况很多,有的地方,一个村庄有多种民族,一个家庭有多民族家庭成员。在大理州的郑家庄一个小村子就有白、藏、纳西、彝等7个民族和谐相处。有亚洲文化交汇地之称的大理,是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驿站,各民族交往交流更加明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中原地区或湖广迁徙到西南地区的汉族,长期与当地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在衣食住行方面也吸收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四川省木里县项脚乡、盐源县长柏乡、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的汉族,从几百年前迁徙至偏僻的山里生活,至今仍传承着清朝晚期服饰的长袍、坎肩、绣花鞋,其款式风格借鉴少数民族的刺绣装饰,采用黑色染织技术工艺绣花,是民族文化相互学习融合的体现。

四川省丹巴县太平桥乡宅龙村的村民家中仍保存着清朝晚期服饰

云南省巍山县琢木郎村的彝族服饰相传始于秦汉定型于南诏时期

青海省互助县的土族老人们

四川省天全县藏族服饰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之走廊

走廊西北部青藏高原的藏族牧民,喜欢黑牦牛帐篷,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使拆装便利的帐篷成为居住首选。到了四川丹巴县大渡河河谷地带,从事耕种的藏族农民,选择石砌碉房,松坡碉楼、甲居藏寨经历上千年风雨和多次强烈地震,岿然不动。生活在山林中的普米族、傈僳族,就地取材,砍树为墙,创造性建出木楞房。楚雄州彝族民居依山而建,大理州白族喜欢三房一照壁。连绵起伏的大山,悬崖峭壁的沟壑,是无法超越的天然屏障,各个民族保持和传承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形式了多样化的传统文化。

青藏高原上的牦牛群

牧区的生活

山地民族的耕作方式

四川省美姑县洪溪片区依果觉乡四季吉村彝族传统民居火塘

这里有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青海省热贡艺术生态保护区、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玉树藏族自治州藏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成为这条文化产业走廊的热点。

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这条走廊上的人们生产方式各异,他们或农耕或放牧,亦或半农半牧,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一代代传承。生活在这里的藏、羌、彝、白、傈僳、纳西、汉、回等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据各自的自然环境、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产生出各自的礼仪、习俗与节庆文化。如凉山彝族的少女成人礼“换彩裙”、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成人礼、泸沽湖摩梭人“穿裤子”等成人礼仪式。从文字上讲,还有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文化遗产纳西族象形文字东巴文,国家级档案文献彝族毕摩文献等。

凉山彝族火把节选美大赛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上丰富的彝文古籍,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献

纳西族东巴文

普米族的韩规古籍

四川省石棉县尔苏藏族的图文日历

前途无量,充满憧憬之走廊

随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项目的实施,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民族文化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一些地方的支柱性产业。

云南省迪庆州制作藏族木碗的家庭作坊

四川省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传统织布方式

凉山彝族毛纺织及擀制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凉山彝族银饰制作技艺

青海省互助县的国家级非遗土族盘绣传承人李发秀(右)在辅导学生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昔日作为藏族群众日常生活用品的唐卡、堆绣、泥塑、雕刻等热贡艺术,成为一种时尚工艺品,走进博物馆、走进艺术品市场,吸引成千上万的村民从事热贡艺术品加工制作。得到真金白银实惠的老百姓,积极加入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在同仁县这个热贡艺术之乡,村村有画院,家家有画家,2万余名热贡文化从业者创造出6亿多元的产业收入。

热贡艺人在绘制唐卡

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乡年都乎村,村民们在切磋堆绣技艺

在四川茂县,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古羌城包括博物馆、传习所、文化广场、羌族民居、土司城,在全方位集中展示羌族文化的同时,吸纳了上千人就业,五六百位土生土长的羌族村民成为古羌城里的演员或工作人员,在古羌城里迎接游客,跳羌族传统舞蹈沙朗舞,闲暇时间,做针线活,“锻炼身体又挣钱,展示羌族文化”是他们的感受。

四川羌族沙朗舞

羌族释比在主持仪式

羌族妇女在交流刺绣技巧

在川滇交界的泸沽湖,多舍村四世同堂的摩梭人李二车拉姆家,成为乡村旅游的“家访户”。随着社会发展,泸沽湖摩梭人三四十人的母系大家庭越来越少,保留完整的老屋成为稀缺的乡村旅游资源。夜幕下,泸沽湖畔笛子声起,民族民间舞蹈“甲搓舞”成为游客首选的旅游项目,旅游旺季,一天晚上15支歌舞队同时在表演,仅门票收入就超过十几万元。云南省乡村旅游公司准备开通迪庆州香格里拉、大理、丽江的乡村旅游线路。在距离泸沽湖不远的四川大凉山,一年一度的凉山彝族火把节,三四天时间就吸引上百万的游客。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上许多民族都传承有手牵手的圆圈舞,图为云南楚雄州彝族舞蹈

甘肃省白马藏族圆圈舞

甘肃省、四川省交界处的藏族白马人,正月里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图为白马藏族十二像舞

青海省黄南州热贡六月会歌舞表演

几年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各个地区的规划在有条不紊地实施中,并取得可喜成绩。2018年四川省发布《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从文旅融合、文化创意、市场主体、市场要素、文化品牌5个方面明确了未来目标和主要任务,以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为核心,发挥成都作为枢纽作用,辐射绵阳市、乐山市、雅安市、攀枝花市等地区,力争通过3年时间,实现一批文化资源有效保护与产业转化项目,已建设完成的各类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达50个,总投资超过40亿元。青海片区2018年已规划推动实施17个文化产业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已形成唐卡、泥塑、堆绣、石雕、藏绣、民族服饰等文化产业集聚区。“十三五”期间,西藏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有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项目、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西藏特色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云南将重点打造“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文化、“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阿诗玛”、“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四大品牌。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小康社会添砖加瓦,成为老百姓的增收致富增长点。

萨共旗  王京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