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壮丽征程 > 广西德保:凝聚发展合力 助推乡村振兴 >> 正文

广西德保:凝聚发展合力 助推乡村振兴

2021-10-13 民族画报综合报道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抓住新时期德保高质量发展的机遇,紧紧扭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总抓手,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保持实干的定力、强化实干的魄力、展现实干的魅力、凝聚实干的合力,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德保马隘田园风光。(宾绿涛 摄影)

党建引领夯实战斗堡垒

渠岩村位于德保县敬德镇东部,地处喀斯特山区,是“十三五”贫困村。近年来,该村通过党建引领,在建队伍、强基础、兴产业、谋发展上下功夫,于2017年整村脱贫摘帽,多管齐下实现富民强村的目标,在从贫困走向振兴的乡村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党旗引领+农信先锋进乡村”暨“整村授信”启动仪式,标志着德保联社“农信先锋进乡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全面启动。(来源:农金网)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我们在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渠岩村党支部书记陆艳莉说。近年来,渠岩村强化党员管理,实施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亮特长、亮绩效“五亮”活动,使基层党建“活”起来。通过构建“支部+基地”“支部+合作社”的产业党建新模式,成立特色产业发展党小组等措施,使党员队伍带领发展、带动致富更加有力。

开展党建引领、“四治”融合创建活动,以党建引领建强堡垒,建立健全“一委两会三中心”治理体系,注重村民自治,创新村民“理事监事”模式,成立“村民理事会”和“村民监事会”两大村民自治组织,坚持“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使自治建设“实”起来,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2020年5月,渠岩村被评为自治区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来源:百色新闻网)

红火产业创造幸福生活

近年来,德保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产业财富的新模式、新途径,以辣椒、蚕茧等产业为线索,拓展大众增收致富途径,促进乡村振兴。

辣椒栽培属于短、平、快产业项目,管理方便,市场需求广泛,价格稳定,重力劳动量少,适合留守劳动力的发展栽培。今年年初,德保县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立足于实事、新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配置要求,正确指导大众调整产业结构。充分依托优势资源,利用土地肥沃的优势,积极激发农村劳动力潜能,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为大众提供育苗、栽培、管理、收购、销售等技术指导和社会化服务,发挥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造血功能。万亩辣椒产业已成为该县推进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联系的重要载体之一,2021年该县共种植辣椒面积13205亩,复盖12个乡镇超过10000户农村大众发展产业,预计产量19807.5吨,产值约11884.5万元。

传统辣椒栽培向优质辣椒产业转变,发展辣椒栽培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来源:百家号)

在龙光乡陇者村村集体经济的蚕房内,数十名群众正忙碌地采收着白花花的蚕茧,他们将采摘下来的蚕茧按品质划分一一分类,分工明确地装入不同的篮子里,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我的工作主要是喂养蚕和查看蚕的生长情况、做好蚕房每日卫生等,每天也能拿到100元工资。”该村脱贫户梁大爷说,在这里务工不仅能够增加收入,还能学到养蚕技术,明年他也打算自己发展桑蚕产业。陇者村只是德保县发展桑蚕产业示范点之一。据了解,2021年,德保县共发展桑园种植6.11万亩,种桑农户2707户,覆盖全县12个乡(镇)167个行政村,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950户。截至6月底,全县累计发种量(饲养量)37354.5张,投产鲜茧1159.77吨,总产值5566.9万元。

蚕茧装袋待销售,喜上眉梢。(来源:中国报道)

“一户一景”打造新式乡村风貌

近年来,德保县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牢固树立乡村建设“一盘棋”的思想,加强脱贫攻坚、幸福乡村活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等工作统筹衔接,合力推进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

德保县足荣镇老坡村全景。(来源:搜狐网)

足荣镇老坡村创新打造的“一户一景”已经初具规模,村里每一户的庭院景观都融入了村民自己的审美元素,风景各有特色。诗情画意的小池塘,复古怀旧的石磨被改装成喷泉样式,围墙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绿植花盆,每一处景观都能引人驻足观赏。

足荣镇老坡村村内景色。(来源:搜狐网)

足荣镇老坡村乡村风貌改造只是近年来德保县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2020年以来,德保县完成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633个,设施完善型村庄建设40个,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4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逐步提升。

胡琪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