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筑梦 >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共筑伟大复兴梦想——“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辽宁篇”侧记 >> 正文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共筑伟大复兴梦想——“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辽宁篇”侧记

2025-09-15 民族画报记者 华铸 撰文 滕俊 武倩 摄影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
中华文明是伟大的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今年9月,2025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走进辽宁。本次活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携手逐梦现代化”为主题,围绕“爱国、团结、自强、奋进”四大板块,举办主题展览、“战火中的思政课”、“红石榴”文化艺术节、趣味采摘、民俗体验等文化活动,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9月9日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民委副主任、党组成员郭卫平表示,近年来,国家民委谋划推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将中央部署要求与地方实际相结合,明确实践要求,丰富载体抓手,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有形有感有效。此次在辽宁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

2025年9月9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辽宁篇”在沈阳启动。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伟大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本次活动的第一站选在中国工业博物馆。这座我国首个国家级工业博物馆,承载着中国工业的辉煌历史,收藏有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仿制)、第一台万能钻床、第一台八轴立式机床、第一台五轴联动机床……这些创造中国工业史“第一”的珍贵藏品,见证了中国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伟大跨越,生动诠释了伟大创造精神。

中国工业博物馆,承载着中国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辉煌历史。

活动走进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来到这里考察,当时沈鼓集团研制的我国首台百万吨乙烯压缩机刚刚投入运行,此后产品不断升级。今年7月1日,沈鼓集团自主研制的超大型裂解气压缩机在福建古雷石化基地顺利交付,冲刺180万吨的新高度,为全球最大规模乙烯装置装上了自主制造的“中国心”。

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型、领军型企业,被誉为“国家砝码”“大国重器”。

“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着一批批“探索者”勇往直前,不断攀登关键技术高峰。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最丰沛的精神力量。斗争精神,是伟大奋斗精神的重要内容。从威武不能屈,到粉身碎骨浑不怕,再到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品格之中。

活动走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这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史的博物馆。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始终坚持固本培元、凝心铸魂,持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走入抗美援朝纪念馆,来到鸭绿江断桥上,走进辽东学院“战火中的歌声”思政课堂中,各族群众共同铭记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共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75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鸭绿江断桥见证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指引着全国各族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伟大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共同努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活动走入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展览以“山海共融 和合共生”为主题,生动呈现了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深入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正在如火如荼地举办。

沈阳大东区长安社区的“百家宴”热闹开席,丹东文化广场上的“千人拌饭”场面壮观,各族群众亲如一家、其乐融融。沈阳时代文仓城市书房,中华文化在书香中得到传承和弘扬。丹东红房街小学,“红石榴”校园文化节正在举行,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孩子心田。丹东安东老街,多种非遗传承竞相展示,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丹东边疆特产展销中心内,边疆特产琳琅满目,边疆好货从这里走向了全国。

红房街小学通过举办“红石榴”校园文化节等活动,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孩子心田。

丹东文化广场上的“千人拌饭”场面壮观,各族群众亲如一家、其乐融融。

“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生动的话语,指引着各族人民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伟大梦想精神早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成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克服险阻而坚毅前行的精神支撑。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丹东大梨树村,是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走进大梨树村,一座9.9米高的火红色“干”字碑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这个位于“山沟沟”中的小村落,曾经人均收入不足百元,全村人传承和发扬“干”字精神,硬是把一个荒山沟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大梨树村的“干”字文化广场作为文化地标,已成为凝聚共识、传播弘扬实干精神的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百年夙愿。

新时代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昂首阔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伟大征程上。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把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凝聚到一起,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举。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新时代东风浩荡,中国梦曙光在前!

潘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