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四川行|从红色热土到文旅高地 太平古镇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样板
2025-07-04
民族画报记者 列来拉杜 摄影报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由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组织的“石榴花开天府情·中央主流媒体四川行”活动走进泸州市古蔺县太平古镇,实地了解当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实践。
太平古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古镇边上的太平渡渡口是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二渡、四渡的主要渡口。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古镇游客日趋增多,许多游客对古镇历史充满好奇。胡敬华曾是赤水河上的船工,如今成为太平古镇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义务为大家讲红色故事30年。
1995年开始,胡敬华便在自家院坝摆了四方桌和长凳,搭建讲堂,为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述红色历史。在他看来,红军故事需要讲述,红军精神更需要传承。“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年轻人记住这段历史,把长征精神用在建设家乡上,就像我们船工号子里唱的:众人划桨开大船。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让日子越过越好。”胡敬华说道。
胡敬华义务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述红色历史。
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内,讲解员介绍红一方面军一渡赤水的历史。
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内陈列着红军使用过的棉被等生活用品。
太平古镇内的红军雕塑。
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一部分,近年来,太平古镇在保护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对古建筑的修缮、电力改造、城镇道路的提升等;同时,还新建咖啡馆、民宿、非遗展示馆、服装馆等业态,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民族服装体验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出租民族服饰给游客旅拍,每月能有不错的收入。
红色旅游兴起,各地游客增多,太平古镇居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媒体记者在太平古镇采风调研。
文旅融合的春风吹活古镇经济,也给当地民众带来致富机会。赤水河奔腾不息,红色血脉代代相传。这座曾经“沉睡”的古镇正以红色文化为魂、民族团结为韵、文旅融合为径,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胡琪 李萌(实习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