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筑梦 > 用法治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甘肃省民委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 正文

用法治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甘肃省民委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2023-09-13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田洋 撰文

从河西走廊到陇上江南,从陇东大地到甘南草原……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做好民族工作不仅关系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促进全国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也具有重大意义。

做好法治宣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近年来,甘肃省民委党组认真履行普法工作主体责任,坚持把普法工作摆在甘肃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成立甘肃省民委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制定出台《全省民委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一幅清晰的“普法蓝图”铺面展开来。

开展“石榴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征文活动;动员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有奖竞答活动;举办各类文艺演出300余场次……在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期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教育热潮,汇聚了满满的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真正将党的民族政策送到了基层一线、千家万户。

甘肃省民委联合省司法厅、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在全省开展民族和宗教领域法治宣传教育专项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法治成为各族群众自觉行动为目标,大力宣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等法律法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土地征迁、医疗卫生、治安管理、未成年人保护、社会保障、生态环保、草原保护修复等领域的普法宣传,使民族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不断提升全省各族群众法治素养,增强法治意识。

创新方式让法治精神根植人心

甘肃省民委创新普法工作模式,将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特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纳入各级党委(党组)工作要点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党校教学计划和主体班次培训内容,举办了甘肃省民委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班、甘肃省县处级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甘肃省民委系统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同时,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以党员干部、青少年、宗教界人士为重点对象,一体推进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甘肃省民委配合国家民委和省高级人民法院精心筹备举办第三届中华司法研究暨法治文化和司法实践研讨会,积极做好敦煌、舟曲2个会场的组织协调工作,联系13个省、区民委主要负责人参会。配合中华司法研究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在舟曲法官学院召开主任(扩大)会议暨专家咨询会,研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法治文化与司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同时,甘肃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省民委设立54家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培训基地、研究基地,为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工作,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了阵地保障、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发挥基层联系点作用更好服务群众

甘肃省民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提升全省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在全省设立了12个民族工作法治建设基层联系点,更好地服务好群众“最后一公里”。

8月30日下午,作为基层联系点的临夏市八坊街道利用八坊小学开学之际,加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增强在校学生的法治能力、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在八坊小学开展“法治进校园 共建平安校园”主题宣讲活动。甘肃省民委除了在基层设立联系点的基础上,还制定印发《省民委民族工作法治建设基层联系点工作办法(试行)》,建立联系点座谈会、调查研究、收集社情民意等工作制度,明确了各级各有关方面的主要职责,为扎实有效推进基层联系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据了解,各基层联系点结合本地特点,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有力有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各项任务。平凉市崆峒区东关街道兴合庄社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民族工作法治化建设”纳入理论学习、“三会一课”等,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

卢旭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