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筑梦 > 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绽放云岭边境 >> 正文

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绽放云岭边境

2022-12-09 民族画报综合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边疆民族地区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

云南省坚持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积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深化“十进”工作,实施省、州、县、乡、村五级联创,探索推进“边境地区创建联盟”等创新做法,建设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在云南边境,也涌现出了杜国富、熊光泽、项老赛等一批共护边疆安宁的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在云岭边境形成一乡一阵地、一村一堡垒、一户一哨所、一人一哨兵的强边固防铜墙铁壁。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各族人民在一起。(民族画报记者 赵利 摄影)
杜富国:用生命践行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天保镇老山的主峰西侧处某雷场,正在执行扫雷任务的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倒在了血泊之中。就在一分多钟前,他在探雷器的引导下,发现一枚露出部分弹体的手榴弹。他对身边的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随后便小心翼翼地上前探查。就在他清理浮土时,“轰——”的一声震天巨响,手榴弹突然爆炸。电光石火间,杜富国有意识地往左侧倒了下去,保护了他左后方的战友艾岩。强大的爆炸力和冲击波让杜富国瞬间成了“血人”,厚重的防护服被炸成了棉絮状。他身受重伤,失去了双眼和双手。

杜富国在麻栗坡县作报告。

杜富国受伤后,驻地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的群众心里非常难过,乡亲们推选了几位代表,去医院看望他。10月29日那天,乡亲们起了个大早,穿上最隆重的民族服装,带上土鸡蛋、猛硐产的香蕉,带着猛硐人民的牵挂,一路冒着瓢泼大雨和浓雾,颠簸了近7个小时才赶到医院。看见病床上的杜富国,乡亲们心疼得直掉眼泪。

“扫雷官兵是我们的大恩人啊!麻栗坡‘9·02’特大山洪泥石流那晚,多亏扫雷队官兵及时赶来,不然养老院的19位老人就会被洪水冲走啦。”猛硐乡的村民们动情地说。洪灾那晚正好是杜富国值班,发现灾情后他及时汇报,扫雷队组织人员一边向外界联系求援,一边积极组织营救,不少群众因此得救。

为了铭记扫雷历史,南部战区陆军与麻栗坡县在杜富国负伤地点建成了坝子雷场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加扫雷作业以来,杜富国进出雷场千余次,累计作业300余天,搬运扫雷爆破筒15余吨,在4号洞、265号界碑、马嘿、老山等14个雷场累计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件),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他曾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代楷模”“八一勋章”等荣誉和称号。

麻栗坡县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中小学生课堂,让老山精神代代相传。

在云南边境的雷患面前,人民解放军历时3年,在中越边境上百公里的悬崖、丛林之中,用生命践行使命,胜利终结雷患,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涌现出了以杜富国为代表的许多新时代英雄战士和感人的民族团结故事。这片土地上的乡亲们,对人民的子弟兵,永远怀有最诚挚的感激与敬意。

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组织麻栗坡县天保口岸附近雷场验收移交仪式现场。(杨萌 摄影)
熊光泽:界碑就是“传家宝”

一段国境线,三代守边人。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熊光泽一家,从1950年至今,三代人肩负起守边员的职责。熊光泽家所在的罗家坪村地处马关县金厂镇中越边境的罗家坪大山,距边境线仅1公里。70多年来,熊光泽一家三代守边员的巡逻足迹,遍布罗家坪村的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熊光泽说:“每一块界碑就是我们的‘传家宝’,每一代人都要负责看好。”

熊光泽带着家人一起巡边,给界碑描红,把守边的使命一代代传承下去。

熊光泽的奶奶项左弟是村中第一位女党员。儿时,熊光泽就跟随奶奶、父亲沿着边境线巡逻,听着祖辈们守边的故事长大。“奶奶说共产党来了,我们才能安家,才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要永远记住共产党的好,一定要守好界碑,守好自己的家。”奶奶带领群众护卫界碑的往事,让熊光泽记忆非常深刻。

每次巡边,熊光泽都会拿出随身携带的毛笔和油漆,小心翼翼地为界碑描红。“界碑上的‘中国’代表着国家,可容不得半点马虎。每擦拭一块界碑,为界碑添红,我心中就会升起无限感动。”熊光泽说,“老一辈守护边疆,年轻一辈在和平环境下发展生产,都是为了国,为了家,为了更好地生活。”

熊光泽是守边员,同时也是罗家坪村的村干部。多年来,他带领村民守卫祖国边疆的同时,也和村民一起建设美丽家乡。这几年,依靠发展中草药种植和养殖业,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已经超过1万元。产业发展吸引了不少原本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村,他们也成为了强边固防的新生力量。

如今,熊光泽会在孙子放学后带着他一起在边境巡逻。熊光泽说:“我也会将守边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守护好边境,建设好家乡。”

罗家坪村全景。(民族画报记者 赵利 摄影)
项老赛:同心同德,共制一把民族团结的户撒刀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地处西南边境,民族传统文化氛围浓厚。走进户撒乡户撒刀锻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项老赛家中,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荣誉证书和与客人的合影。项老赛自豪地为客人介绍着每一张照片背后他和户撒刀的故事。

锻制户撒刀。(德宏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领导小组办公室 供图)

户撒刀种类繁多,工艺特别,有背刀、砍刀、宝剑等,因其钢性好和式样美观大方,深受当地各族群众和东南亚各国人民喜爱。制作一把户撒刀,凝聚的是各民族共同的智慧和汗水,也见证着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近年来,项老赛以推广并发展户撒刀锻制技艺为已任,不断钻研和改进,把从父辈那里学到的技艺传给了3个儿子,同时在家乡积极开展传习活动。项老赛在自己的传承基地举办户撒刀锻制技艺培训班,已收学徒近百人,毫无保留地把制作户撒刀的技艺传授给徒弟们。项老赛说:“制刀技术不仅是我们阿昌族一辈辈传下来的宝,也是我们发家致富的宝!自从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我认识到它不仅是阿昌族的技术,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把户撒刀锻制技艺发扬光大是所有传承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今,在户撒乡从事刀具锻造的农户已达400多户1000余人,间接参与户撒刀制作的有上万人,工艺较集中的村寨就有10多个。制作刀具的村寨之间形成了较细的分工,各寨都有自己的名牌产品。户撒刀的锻制已经发展为一个拉动大、产值高的民族文化产业。这项惠及当地群众的非遗技艺还带动户撒乡地方经济年收入超1500万元,成为边境村民的致富技艺,更成为固边兴边富民、助力乡村振兴的“民族团结刀”。

试户撒刀。(德宏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领导小组办公室 供图)

在新时代,云南各族人民牢牢守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各族群众生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进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迈出了新步伐,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绘就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走向共同富裕的最美画卷。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乡是全国最大的阿昌族聚居地。(民族画报记者 赵利 摄影)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宗委提供)

石薇 高莹 编辑 卢旭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