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壮丽征程 > 小康村里看小康——民族地区小康村繁荣发展景象 >> 正文

小康村里看小康——民族地区小康村繁荣发展景象

2022-07-19 民族画报综合报道

小康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和夙愿。

(图片来源: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视觉中国 民族画报资料)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了解情况,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指导脱贫攻坚。2020年底,内蒙古、西藏、宁夏、新疆、广西5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3个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省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十三五”时期,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全国同期0.9个百分点。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目标逐步实现。民族地区乡村走向繁荣发展,千千万万个小康村、富裕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着力提升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一0四团畜牧连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里的哈萨克族风情小镇是当地下山定居牧民的温馨家园。(民族画报资料)

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洛扎县新建成的次麦社区边境小康村,村民代表参加领取新居钥匙的仪式。(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影)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生态移民可爱新村全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建成的小康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建设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让我们一起分享民族地区小康村里全面小康的繁荣景象。

西海固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往昔干旱贫瘠已远去,今朝五彩斑斓入画来。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姚磨村村民在蔬菜基地收获圆白菜。(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影)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木笼博爱瑶族新村是美丽宜居的特色村寨。(钟华 摄影)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村民庆祝丰收的喜悦。(民族画报资料)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建设一千个具有旅游功能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图为碌曲县尕秀村帐篷城景区。(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影)
我们也过上了向往的小康生活

全面小康,经济发展是基础。乡村实现全面小康,产业兴旺是基础。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收入,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毛竹山村,当地村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考察时强调“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的嘱托,不断推动毛竹山村的产业发展壮大,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毛竹山村,因毛竹而得名,因葡萄而闻名。“过去是种植户盼着老板上门收葡萄,现在毛竹山的葡萄刚上市就受到游客追捧,根本不愁销路。”毛竹山村所在的南一行政村党总支书记王军荣自豪地说。“90后”姑娘王佳辞掉桂林市的工作,选择回乡发展,成为葡萄产业的带货主播。通过直播带货,仅2021年夏天,王佳就帮助村里销售葡萄2万多斤,每斤售价比批发价高2元左右。目前,毛竹山全村种植葡萄320亩,亩产收入超万元,同时通过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让村民有了多元化的收入。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毛竹山村的村民展示采摘的优质葡萄。(视觉中国 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村民收获红心香柚。(谭峰 摄影)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村口,村民马克毕家的小超市开得红红火火。马克毕这几年养牛羊跑运输挣了钱,他在临街盖了50多平方米的青砖蓝瓦房,开起了超市,服务了游客,富了家人。如今的杨岭村人,牛集中托养,土地集中流转,村民既能外出务工,也可就近劳动。马克毕感慨道:“产业多了,我们的收入也多了,家家也盖起了二层小楼,买得起小轿车,我们也过上了向往的小康生活。”2021年底,杨岭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至12652元,丰富多样的产业和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让这里变成了先进村、示范村、文明村。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村民在自家院里养殖蜜蜂。(中新社记者 于晶 摄影)

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村发展腐竹产业。(盘鹃 摄影)

一村一产业,一地一特色。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新发村,村民在发展传统种植大豆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2022年全村食用菌种植将达到90万袋,较上年增加27万袋,同比增速达43%。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李芒呆村民小组,152户村民靠着制作银器的手艺,打造出一条银器制品的产业生产链。在李芒呆村的带动下,周边的村寨也加入进来,户撒乡靠从事银器制作年销售额达百万余元。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当地特产酩馏酒远销北京、新疆、重庆等地,一年销售20多吨,班彦村纯收入达到100多万元。日子好了,大家的精气神儿更足了,比酒香更醉人的是甜蜜的日子。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新发村村民积极发展食用菌种植。图为村民晾晒食用菌。(民族画报资料)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李芒呆村民小组村民李换芝是户撒手工银器锻造技术传承人,她带动村民参与银器加工,脱贫增收。图为李换芝(右二)热情接待购买银饰的顾客。(民族画报记者 赵利 摄影)

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村民介绍展示柜中的酩馏酒。(视觉中国 供图)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放马坪高原草场通过走“农旅融合”的发展道路,发展畜牧与旅游相结合的特色产业。(安庆华 摄影)

如今,民族地区各族村民靠发展特色产业过上了小康生活,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书写着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一个个火热的基层民主实践不断涌现

全面小康,既有效保障人民经济权利,也有效保障人民政治权利。在民族地区,村民广泛、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民主恳谈会、听证会、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小院议事厅”“板凳民主”等等,一个个火热的基层民主实践、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基层民主形式不断涌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定、民事民办渐成风气。

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屏南乡合寨村,村中一棵300多年的老樟树依然挺拔,它见证了“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合寨村一路走来的历史。1980年选举时,没有投票箱,村民就用米筒代替;没有印刷的选票,他们就拿老人用来卷烟的烟纸制作。作为中国基层民主的先行者,合寨村努力成为深化村民自治的开拓者,在合寨村进行的第十届村委会选举中,为保障外出务工村民的民主权利,村民还运用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委托投票,约600名在外务工人员进行了远程投票。

198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屏南乡合寨村果作屯村民韦焕能做了一件在他看来很平常的事——带头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该村也因此成为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图为当年选举时的场景雕塑。(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摄影)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坝木村的村民在田间投票选举人民代表。(视觉中国 供图)

“一个好法子,打开了工作的新路子。”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民主村党支部书记张三明说。为回应全村16个村民小组的村民诉求,民主村因地制宜,由村党支部根据村民小组规模,把有能力的村民推选出来,与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组成“五人小组”,实行“五张嘴参与议事,十只眼全程监督,五支笔把关复审”,向群众宣传相关政策、公开村组事务,收集归纳意见,调处矛盾纠纷。“只要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我们都要收集意见建议,讨论后形成方案,通过公示由村民决议,真正做到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干、大家来监督。”民主村八组“五人小组”召集人唐兴天说。

2022年5月,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长田村大寨组,政协委员、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正在围绕环境卫生治理召开院坝协商议事会议,这种“院坝协商”的方式,纠治了长田村一批陈规陋习,让群众的思想观念、民主意识、文明新风得到进一步提升。施秉县政协积极探索创新协商民主形式,着力打造“有事好商量·搭建连心桥”院坝协商议事平台,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解决基层协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推进协商民主向基层延伸。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杨柳塘镇长田村大寨组,政协委员、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围绕环境卫生治理召开院坝协商议事会议。(视觉中国 供图)
多元丰富的乡村文化产业点亮小康生活

全面小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既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民族地区乡村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民俗文化,为贫困村蜕变为小康村注入文化动力。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小镇、博物馆群落等,多元丰富的乡村文化成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最宝贵的资源。此外,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惠民工程,支持群众自办文化活动,在保障群众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活跃。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大艾园村为骑行爱好者设立骑行驿站,满足当地村民的现实需求,提升外地游客的旅游体验。(海南省民宗委 供图)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大良沟村乡村博物馆通过农耕文化讲堂,让暑假返乡的孩子们实地体验乡村文化。图为孩子们在博物馆内了解农村传统生活用具。(视觉中国 供图)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普乐堡镇老漫子村大力发展大雅河漂流乡村游项目。(民族画报资料)

每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乡村10万亩杏花迎来大面积盛开,吸引大批游客踏青赏花。“赏花正当时 云游杏花香”2022年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之醉美杏花节活动,在伊西哈拉镇龟兹一社区的杏林里举办,人们赏杏花、看歌舞,在杏花园里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市民范丽娟说:“离开城市的喧嚣,我的心情都变好了,希望大家多出来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伊西哈拉镇是库车市杏树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全镇杏树面积有2400多亩,每年杏花盛开的季节都吸引大量市民和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带动了生态观光、体验采摘、民宿餐饮等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2020年全镇人均纯收入1.7万余元,其中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乡村旅游业。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裕民县各乡镇以农村院墙作为宣传文化的有效载体,让彩色墙画扮靓美丽乡村,不仅将文明新风送进千家万户,也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图为裕民县南哈拉布拉村村民在彩绘文化墙前经过。(视觉中国 供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伊西哈拉镇龟兹一社区,游客和当地群众在杏园里跳起欢快的舞蹈。(视觉中国 供图)

在云南的千里边疆,一个个边境小康示范村正在实现蝶变。自2020年4月以来,云南在25个边境县30个抵边自然村开展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云南省保山市是全国重点侨乡,与缅甸接壤,在2022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保山市腾冲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开展了以“幸福”为主题的乡村游系列活动,“摸你黑”(云南佤族的泥巴狂欢节)、篝火晚会、长桌宴等民俗项目,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游客。通过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司莫拉佤族村的佤族农耕、歌舞、传统手工艺等特色文化“活”了起来。村里不仅收集整理了佤族服饰、乐器、文学作品等民俗实物,还传承新米节等传统节日,举办射弩、爬杆等活动,把传统佤族文化注入时尚元素、融入现代生活。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游人在木栈道上观赏黄河九曲第一湾风景。(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影)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西南部,长期以来,中原文化、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南亚东南亚文化在和顺交汇融合,呈现出和谐、包容的社会图景。图为游客在和顺古镇内游览。(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民族地区通过创新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在物质基础不断提升的同时,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点亮了人们的小康生活。

打造各族群众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全面小康,以人为本,民生为先。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持续加强,硬化路、动力电、4G网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物流水平稳步提升,快递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越来越多的农村实现水源净化、道路硬化、夜晚亮化、能源清洁化、人居环境美化。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加快推进,“厕所革命”成效显著。许多曾经的偏僻穷困乡村,如今早已旧貌换新颜,村如公园、户有花园,成为各族群众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古丹村,村民在“同心文化广场”开展健身运动。(视觉中国 供图)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集太阳能供热、风力发电为一体的新能源草原新居。(民族画报资料)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依排克其村,村民正用家中的全自动洗衣机清洗被单,卫生间中洗衣机、热水器、马桶等用水设施一应俱全。(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影)

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与农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贵州省,打造了3.2万公里以旅游路、产业路为重点的“美丽农村路”,将一个个小康村旅游点串联成一条条美丽农村交通经济的走廊。截至2020年底,宁夏全区实现自然村4G网络基本覆盖,太阳能热水器农户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村牧区供水“有人管、有钱管”的良性运行机制正在内蒙古、新疆农牧区形成,通过新建和改扩建集中供水工程、建牧区储水窖、安装净水设备等方式让清甜的饮用水流进千家万户。

骑行爱好者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刚边乡平整的硬化乡村公路上愉快骑行。(视觉中国 供图)

平文高速公路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通往省会昆明的快速通道,起于广昆高速公路砚山县平远镇,止于文山市薄竹镇。(民族画报资料)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实施的“光伏暖民”试点工程改变了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带动农民“阳光”脱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图为建设在乡村的光伏发电站。(柳龙锡 摄影)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大力实施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住房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建设、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目前,西藏已高标准建成边境小康村624个,边境一、二线行政村公路通达通畅,新建改建边境公路100多条。

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的玉麦乡海拔高达4000米,曾被称为“中国人口最少乡”,一度只有央宗、卓嘎和她们的父亲桑杰曲巴3人在这里居住。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以抵边放牧、巡逻的方式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如今,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曾经的“三人乡”已发展成一个67户240人的边陲小镇,建起了首座小学。家门口的学校让孩子们享受到了便利。一年级学生旦增罗布的妈妈说:“以前孩子上学要去30公里外的小学,骑摩托车走盘山道需要3个多小时,还时常面临山顶落石的危险。在新学校上学后,只需步行5分钟,学校还免费提供一日三餐。”

作为守边固边兴边的前沿阵地,西藏边境小康村的村民们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这里,建设幸福家园,守护神圣国土。

施工人员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边境错那县吉巴村进行10千伏线路施工。此次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后,显著提高了当地用电水平,助力旅游业发展。(中新社发 王文 摄影)
绿水青山筑梦生态小康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全面小康最亮丽的底色。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许多乡村结合自身特点,走出一条以生态文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振兴之路。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首村,沿着314省道和13公里水库而建,这里自然资源丰富。为了家园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首村村民出动钩机、拖拉机等设备,疏通堵塞的沟渠,清理河岸和河道的垃圾、沉积污土、浮游生物等。现在,沿水库两边河岸规整、树木葱郁,首村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正逐步形成。水库整治焕新颜,清淤疏浚流活水,只见两岸出现小竹筏,伴随着黎族村民的鼓声,青年男女聚会在竹筏上面,以歌对唱,交流感情,别有一番惬意。

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首村,村民在水库上进行黎歌对唱。(海南省民宗委 供图)

“我们的家乡在三江源,我们要热爱三江源、保护三江源,守护我们的生态水源地……”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加吉博洛镇吉尕小学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学生们正在上一堂生动的环保课。吉尕小学是一所镇属全日制寄宿小学,主体生源为治多县五乡一镇的牧民子女。自从上了环保课,全校80%的学生知道了县城周边和自家牧场附近的山川、河流名称,知道了哪些动物需要受到保护。同时,学校还通过标本采集、生态观测等户外课堂,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学生也通过绘画、书法、摄影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探索走出了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致富的“双赢”路子。图为位于三江源核心区的生态牧场。(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影)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地处三江源核心区,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展生态教育。图为治多县吉尕小学,一堂生动的生态课正在举行。(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影)

乌江是贵州的“母亲河”,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支流。六冲河畔的化屋村,地处乌江上游,乌江北源六冲河与南源三岔河在村前汇流。靠水吃水,村里过去网箱养殖超载、饲料投放过量,乌江水越来越脏。“一网下去,几乎捞不到什么鱼。”当了20多年渔民的尤荣利回忆。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贵州全域取缔网箱养殖,引导渔民转产上岸。全省累计取缔网箱养殖33543亩。“没了网箱,水变清亮了!”尤荣利也收起渔具,开起农家乐。水质变清环境变美,乌江峡谷风光壮美,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化屋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和尤荣利一样吃上了旅游饭。

一只海鸥飞翔在贵州省乌江中游右岸支流清水河上。(视觉中国 供图)

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逐渐成为乡村普遍遵循的发展路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在一个个小康村加快形成。践行生态小康之路,让各族人民越走越宽,越走越自信。

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德吉新村,志愿者为刚播撒的草籽覆土。(中新社记者 张伟 摄影)

民族地区一个个小康村呈现出的生机盎然、繁荣发展的景象,充分印证了中国的全面小康,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维度、全方位的小康。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扎尕那村,植被覆盖率高达87%,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还盛产羊肚菌、灵芝等数百种山野珍品。(视觉中国 供图)

高莹 实习生 李叶玲 卢心媛 袁美 朱晓英 编辑  胡琪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