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多彩中华 > 鉴往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绽放 >> 正文

鉴往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绽放

2022-05-25 民族画报综合报道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文化共同汇聚,形成了多姿多彩、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民族画报资料 卢闪闪 民族画报记者 赵利 列来拉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呈现出文化更加繁荣、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中指出,我国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伊玛堪说唱到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再到青海藏毯,苗族苗绣,黎族黎锦、藤编……每次来到民族地区,习近平总书记都对当地富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情点赞。

2022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民间艺术团体“喜洋洋开心姐妹队”在县城长寿阁亲水平台舞动龙绸,欢庆“壮族三月三”。(视觉中国 供图)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实景时装秀上,模特在展示民族服饰。(视觉中国 供图)

为发掘和弘扬宁夏的枸杞饮食文化,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举办“中宁枸杞宴”金牌美食技能评比大赛。图为参赛团队整理菜品。(中新社记者 于晶 摄影)

2022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的新疆国际大巴扎举办“新疆是个好地方——第九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展”。图为工作人员展示传统工艺品虎头鞋。(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影)

西藏文化旅游产业链逐步完善,已成农牧民转移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图为两名游客在布达拉宫广场前身着藏族服饰留影。(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影)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胸怀,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文化兴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支撑。

葫芦丝是傣族古老的乐器。图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的葫芦丝制作技艺。(德宏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办公室 供图)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千户苗寨,是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地,拥有吊脚楼、长桌宴、苗绣、银饰、蜡染、芦笙等苗族文化元素和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中国 供图)

非洲友人在青海省贵德县藏巴拉雪域文化工艺品公司参观学习中国的藏族文化。(民族画报资料)

让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进中华文化百花园,在鉴往知来中感悟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瑰宝的守护与传承。

敦煌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传承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敦煌,展现着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

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敦煌石窟群在连绵千余年间陆续营建完成,从彩塑、壁画、洞窟建筑到藏经洞里的文献、绢画、书法,凝聚了我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精粹。这些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反映出千年间中外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历史,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外来宗教、民族和审美价值取向的包容性,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敦煌壁画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规模巨大,技艺精湛,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图为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局部)。(视觉中国 供图)

70多年来,以“敦煌守护神”常书鸿、“敦煌女儿”樊锦诗等为优秀代表的敦煌研究院先进群体“择一事、终一生”,他们创造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接受历史启迪、增强文化自信。20世纪80年代末,在石窟考古专家樊锦诗的推动下,经过30多年的探索,敦煌研究院建立起系统的“数字敦煌”资源库,数字敦煌资源不仅应用于莫高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而且使敦煌艺术走出洞窟,“活”了起来。敦煌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现在,敦煌研究院面向全球上线了中英文版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了全球分享,使各国学者、公众通过“数字敦煌”网站不出国门,即可零距离感受真实敦煌,共同研究敦煌文化艺术。2021年,敦煌研究院融媒体平台浏览量达2亿人次,访客覆盖96个国家(地区)和全国34个省(市、区),真正使洞窟里的文物“走”了出去,成为“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的生动实践。

2021年,“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全球首展”在北京举行。图为通过3D光雕数字技术再现敦煌石窟艺术魅力的展览现场。(视觉中国 供图)

未来,敦煌文化在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提升国际影响力上,将继续绘就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画卷。

获“国家精品剧目”、原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等诸多奖项的舞剧《大梦敦煌》,配合国家外交活动和甘肃重大外事活动,多次在美、法、德等国上演,成为宣传甘肃的亮丽名片。(中新社发 吴希会 摄影)
鱼皮艺术,在文创中传承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参观了赫哲族民俗展,他赞扬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别是渔猎技能高超、图案艺术精美。

赫哲族鱼皮画。(民族画报记者 央金 摄影)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世居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人口5千多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和抚远市等地。赫哲族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自20世纪90年代的“弃船上岸”,到21世纪初的“兴边富民行动”,再到如今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上一条超越自我的发展之路。

用鱼皮制做衣服,是赫哲族传统文化之一。随着时代发展,将鱼皮衣作为日常着装已成为历史,如今赫哲族鱼皮、鱼骨制品已成为当地的特色手工艺品,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2006年,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黑龙江省级传承人张琳,在位于哈尔滨的工作室指导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国学生制作鱼皮画。(新华社 供图)

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主街的一侧,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玉林和他的爱人开了一家制作鱼皮、鱼骨画的小店。走进店内,墙上挂满了鱼皮衣、鱼骨画等栩栩如生的工艺品。孙玉林说:“工艺品是创新民族文化的载体,我要把它做好,让更多的人了解赫哲族。”在孙玉林手里,那些粗糙的鱼皮、洁白的鱼骨变成了一件件造型别致、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

孙玉林在工作室介绍自己的鱼皮画作品《网滩捕鱼》。(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影)

“小时候过年,我经常看到赫哲族邻居将鱼皮剪成花鸟形状,然后贴在墙上、窗户上,喜庆又漂亮。”身为一名汉族手艺人,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鱼皮技艺市级传承人刘志红从小对赫哲族鱼皮画充满了好奇。现在,刘志红每个月都定期开办鱼皮、鱼骨工艺品制作培训班,参与人数多时可达30余人。刘志红还希望多开办几个班,让更多的人学习鱼皮画制作技艺,传承赫哲族文化。

冬奥2022北京新闻中心“多彩神州”主题展区迎来吉林主题日,鱼皮画、结绳技艺尤其吸睛。图为参观者在查干湖鱼皮画、鱼皮手工艺品展位体验。(视觉中国 供图)
少数民族说唱艺术,在保护展示中传承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在赤峰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观看了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展示,并同《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们亲切交谈。

《格萨(斯)尔》与《江格尔》《玛纳斯》并称为我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格萨(斯)尔》史诗有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超过世界五大史诗字数之和,且内容仍在增长中。2006年,《格萨(斯)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格萨(斯)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在,《格萨(斯)尔》在蒙古、藏、土、裕固、纳西、普米等民族中以说唱的方式广为流传。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第二民族完全小学自2016年起组建格萨尔文化传承班。图为该校小学生表演《格萨(斯)尔》说唱。(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影)

2019年,赤峰市成立了《格萨(斯)尔》文化研究中心,拥有包括15名博士在内的专业研究团队,通过开展格萨(斯)尔文化的研究研发工作,系统搜集整理蒙古族格萨(斯)尔文化资源、有计划地开展蒙古族格萨(斯)尔文化专题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格萨(斯)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演员们运用马头琴、蒙古鼓等传统蒙古族乐器,以说唱的形式讲述着格萨(斯)尔带领各民族和谐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英雄故事。(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摄影)

在东北地区,赫哲族民间也流传着独特的说唱艺术——伊玛堪,它代表着赫哲族的文化传承。2006年,赫哲族伊玛堪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伊玛堪在传承宗教、传说和习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吴宝臣教孩子演唱伊玛堪。(新华社发 张涛 摄影)

如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吴宝臣全身心投入到伊玛堪的传承中。他在全国各地演出,展示着赫哲族的说唱艺术。“展示就是传承。有人听了我们的说唱,喜欢上伊玛堪,愿意跟我们学伊玛堪,那我们传承的目的就达到了。”吴宝臣欣慰地说。

苗族刺绣,在一针一线的精彩中传承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扶贫车间里,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苗绣服装、特色小饰品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习近平总书记向村民详细询问制作工艺流程,他对大家说,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

苗绣是苗族民间传承的一种刺绣技艺,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服饰的刺绣工艺有其独特性,刺绣图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表现苗族的神话和传说,形成了苗绣独有的艺术风格。

精致的苗绣作品。(视觉中国 供图)

自幼喜欢苗绣的化屋村绣娘杨文丽,除自己潜心钻研外,还一直思考如何将苗绣发扬光大,也让村里的绣娘们通过苗绣增收致富。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杨文丽和丈夫成立了黔西市(2021年3月撤销黔西县设立县级黔西市)文丽蜡染刺绣有限公司(黔西市就业扶贫车间),带领化屋村17位苗族绣娘实现稳定就业。除了传统的纯手工刺绣精品外,杨文丽还针对游客推出不少文创商品。

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花田乡何家岩村,绣娘在非遗工坊缝制苗绣手摇扇绣品。(视觉中国 供图)

村民在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整理苗绣服饰。(视觉中国 供图)

杨文丽开设了专门的文创直播间,推广化屋村的特色文创商品。“最多的一场直播,销售额达到5万多元。2021年上半年,我们公司收入更是达到了50多万元。”说到取得的成绩,杨文丽非常开心。杨文丽用民族技艺结合工业化的生产,让大山里的苗族文化走向世界。这是民族文化传承,产业带动发展,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化屋样本”。

一幅结合了苗绣文化元素的大幅墙绘亮相重庆鹅岭二厂文创公园,展现非遗与现代时尚的完美融合。(视觉中国 供图)

设计上主要采用苗绣工艺技法的“锦绣中华—中国非遗服饰木真湘韵秀”,在北京恭王府上演。(视觉中国 供图)
加牙藏毯,在守护初心中传承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的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走进生产车间、设计部门察看产品生产、设计情况。“你这个手艺很珍贵、很有意义,一定要传承弘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杨永良。习近平总书记希望青海发展更多这样的特色产业,靠创新实现更好发展。

在青藏高原,编织藏毯已有千年历史。发源于青海省西宁市加牙村的加牙藏毯,更是在一代代传承人手中展示了古老文化的生命力。2006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9岁的杨永良是家族第七代织毯传人,从学徒成长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永良投身藏毯技艺传承,一颗守护传统文化技艺的初心始终未曾改变。

在青海省湟中县加牙村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习所内,加牙藏毯第七代传人杨永良展示藏毯从初步完成到精加工再到最终完成的过程。(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影)

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示的中国古董地毯。(中新社记者 孙睿 摄影)

这些年,杨永良积极参加非遗传承人培训班、交流会、非遗展,到藏毯工厂担任技术顾问,就是为了最朴素的心愿:让更多人了解学习这门手艺并传承下去。加牙藏毯有许多特殊工艺,图案设计上突出表现了汉、藏文化融为一体的独特风格,色调和谐统一,画面布局繁而不乱。选毛、纺线、染色、图案设计、编织、整理……每个工序和细节,都凝结着手艺人的智慧和心血。在杨永良眼中,编织藏毯不仅是一生的事业,藏毯里更倾注着几代人的感情。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的嘉洛草原上,藏族牧民在剪羊毛,为制作藏毯做准备。(视觉中国 供图)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曲松县邱多江乡江塘村合作社的农牧民展示传统藏毯编织技艺。(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影)

杨永良说:“我从事藏毯编织40多年了,今后将更加努力,潜心研究和开发手工藏族织毯作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让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走向世界各地。”

时尚黎锦,在推陈出新中传承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调研,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情况。他沿长廊察看黎族特色农产品和黎锦、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现场演示了黎族织锦这项古老的技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传统黎锦编织技艺。(视觉中国 供图)

黎族的织染技艺历史悠久,特点鲜明,有织锦、印染(包括扎染)、刺绣、龙被等品种。2006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黎锦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族织锦有160种以上的丰富多彩的图案,不同图案、色彩和风格的黎锦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染色是黎锦制作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染料大多来自山里的野生草木。(五指山市委宣传部 供图)

龙被,集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之大成,是黎锦中技艺最为突出、文化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种织锦。(海南省民宗委 供图)

“总书记勉励我要传承发扬好黎锦这项非遗技艺。”备受鼓舞的刘香兰说,“我们既要传承好传统技艺,也要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多新颖的文创产品和日用品,让黎锦也时尚起来!”

海南黎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展示色彩丰富的双面织作品。(民族画报记者 李琳 摄影)

千百年来,纺线、染色、织锦是黎族妇女必备的技能。灿若云霞的黎锦,是她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展示了她们运用植物染料的高超技艺。“以前,政府在镇上开设了黎锦技艺培训班,我没有缺过一堂课,就是想把这些技艺学好。”黎族纺染织绣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海南省工艺美术师符玉说。

符玉是东方市东河镇中方村村民,在她的巧手下,彩线在踞腰织机上慢慢织出精美的图案……受母亲影响,符玉的女儿符慧莉也已开始学习黎锦制作技艺,全身心投入到黎锦事业中。她把织好的黎锦图案贴在银镯上,或包在耳环上,成为具有浓郁黎族特色的饰品,让人眼前一亮。在她看来,只有更好地注重实用性和时尚性,黎锦才能被更多人喜爱。“我还计划拍短视频,记录真实的黎锦织造技艺,通过互联网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黎锦这项非遗技艺。”符慧莉说。

海南省五指山市黎锦编织技艺展示。(五指山市委宣传部 供图)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举办的织锦比赛。(海南省民宗委 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和部署下,全国各地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挖掘和合理利用非遗资源。目前,已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与此同时,“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广泛开展,越来越多非遗项目逐渐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

2020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在海南海口骑楼老街开幕,150件精美的黎锦服饰亮相服饰表演,展现黎族独特的文化魅力。(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影)

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高莹 编辑 胡琪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