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筑梦 > 临沧人民唱新歌 >> 正文

临沧人民唱新歌

2022-04-19 临沧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供稿

云南省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290多公里,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上的重要节点。临沧市辖1区7县,常住人口225万多人,全市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1.8%,全国60%的佤族生活在这里。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了心向党、心向国家的真挚感情。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继续引领乡亲们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2021年8月19日,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临沧市开展“学回信 感党恩”系列活动。

临沧市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强化组织保障、强化政策保障、强化人才保障,高位推动和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临沧市持续推进“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

临沧市不断创新民族工作载体,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十进”创建活动,扩大创建覆盖面,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力。进一步加快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和整体联动,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2019年临沧、普洱两市沿边8县签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公约》;2021年临沧市与昆明市签订《昆明市临沧市共创民族团结进步联盟框架协议》。通过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扩面,形成了双江、沧源、耿马、镇康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临翔、云县、凤庆、永德散杂居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圈”的创建格局。

临沧、普洱两市沿边8县签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公约》。

临沧市牢固树立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创建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做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创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民族团结的大环境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等活动,各族儿童从小就知道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承载临沧各族人民百年梦想的大临铁路提前建成通车,玉临高速临沧段建成通车,沧源佤山机场建成通航,临沧成为云南省第四个同时拥有飞机、动车、高速公路、水运综合交通体系的州(市)。

2020年12月30日,大理至临沧的大临铁路建成通车,临沧市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

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在全省首创推广,乡村产业建设成效明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基本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生态修复有序推进。

临沧市在云南省率先启动沿边小康村建设,图为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永和国门新村搬迁,各族村民们载歌载舞表达喜悦之情。

深入实施固边兴边富民工程,在全省率先启动沿边小康村建设,共整合186个项目50亿元资金,覆盖3个边境县、10个沿边乡镇、44个行政村(社区)、249个自然村和孟定农场。推进“基础设施、农村经济发展、村级公共服务设施、人居环境整治、固边兴边富民”五大工程,实现513公里村组公路全部硬化,建成产业基地35万亩,沿边旅游路线6条、旅游景点33个、特色旅游村寨15个。

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班坝村利用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临沧市各族群众牢固树立起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全市构建起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唱响临沧幸福之歌。

李琳 编辑 潘璇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