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国边疆 > 边城瑞丽 祥瑞美丽 >> 正文

边城瑞丽 祥瑞美丽

2022-03-09 民族画报记者 和勇 撰文

编者按:

受益于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的实施,边境地区各族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一座座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团结和谐、宜业宜居、带动力强的美丽边城正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本刊开设“美丽中国边城”专栏,向读者介绍一座座美丽的中国边城。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啊绿波荡漾……”走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街头,听到悠扬的歌声传来,这是 1997 年被确定为瑞丽市市歌的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在当地无人不晓。

瑞丽城市全貌。(中共德宏市委宣传部 供图)

瑞丽,古称勐卯,一个祥瑞、美丽的边疆小城,被誉为“傣族文化的摇篮”。这里居住着汉、傣、景颇、阿昌、傈僳、德昂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41.5%。瑞丽不仅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著名的珠宝集散中心,还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

抗战时期,被视为改写世界抗战历史的滇缅公路,就是在瑞丽的畹町镇与缅甸相连。这条路,不仅见证了滇西各族人民的报国热情,更见证了峥嵘岁月里一个又一个英雄故事。当年回国支援的南侨机工,在抗战胜利后大多留在瑞丽,他们用勤劳和智慧与当地各族人民一起建起了富有影响力的边贸重镇。

2018年10月,瑞丽市举办“一带一路 七彩云南”国际双城山地自行车挑战赛暨中缅两国跨境双城山地自行车挑战赛。(民族画报资料)

瑞丽口岸。(民族画报记者 赵利 摄影)

俯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摄影)

跨过姐告大桥,便是著名的国家一级口岸瑞丽口岸。改革开放后,瑞丽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沿边开放城市。实行“境内关外”管理后,姐告从原来扬沙飞土的贫瘠之地,一跃成为中缅贸易的“集散地”和“中转站”。中缅两国边民互市,贸易兴盛。瑞丽口岸前的姐告国门社区,是瑞丽最繁华的地带。各式各样的玉石通过口岸从缅北运输到姐告,各地商家在这里直接和缅甸人做生意,再将玉石带到国内大大小小的珠宝市场。瑞丽,这座中缅边境的桥头堡城市,2019 年共验放出入境人员突破 2063 万人次,几乎占到云南全省边检一半的出入境流量。

瑞丽是我国重要的珠宝翡翠集散地之一。(民族画报记者 赵利 摄影)

因地制宜发展各种产业,图为养蜂工人在采蜜。(民族画报资料)

瑞丽市勐卯镇畔崩村村民通过学习传统技艺增收致富。(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摄影)

德宏州 503.8 公里的国境线有三分之一位于瑞丽。瑞丽西北、西南、东南都与缅甸接壤,多段边境线蜿蜒曲折,以河流、田埂甚至一棵树为界。在中缅边境 71 号界碑处,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称为芒秀。银井芒秀两个村寨,中缅两国的村民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世代相承。2017 年,银井边境检查站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2018 年瑞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银井分站站长谭泽鑫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今天的银井,被誉为民族团结进步的“银井样板”。

泼水欢歌。(民族画报资料)

安宁祥和的日子里,边境群众载歌载舞。(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摄影)

自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以来,地处边境桥头堡的瑞丽,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考验。瑞丽全民动员、全民支持、全民参与,不惜一切代价为祖国死死守住疫情防控的安全线。一位瑞丽网友在微博上留言:“等疫情过去了,欢迎大家来瑞丽,这是一座栖息在七彩云南的美好小城。”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成为瑞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瑞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留住青山绿水是人民的福祉,夕阳下的瑞丽江畔,傣族姑娘的倩影格外美丽。(和照 摄影)

和勇 编辑

杨显国  胡琪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