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丽中国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 正文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2022-04-21 民族画报记者 李睿劼 高莹 撰文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来自全球140多个缔约方及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的代表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共赴云南昆明“春城之约”,出席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共商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计,一同绘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国家主席习近平12日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2021年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市开幕。图为中国少数民族代表发言。(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影)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大兴安岭的山林云海。(视觉中国 供图)

我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总长度为60公里,主要保护对象是以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为代表的珍稀濒危水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图为在2022年保护区增殖放流活动中,当地志愿者放流中华鲟。(中新社发 周星亮 摄影)

民族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国务院公布的 《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436个县级行政区中,民族自治县 (旗)就有328个,占比75%。据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 样性保护》白皮书显示,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 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一幅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图景,正在中华大地上徐徐舒展。

大熊猫在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玩耍、享用美食,憨态可掬。(陈建 摄影)
大兴安岭:獐狍野鹿回来了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也打不尽……”鄂伦春民歌《高高的兴安岭》唱出了鄂伦春民族祖先曾经以狩猎为生的生活场景。

大兴安岭冬季原始森林风光。(视觉中国 供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是我国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建旗之初,鄂伦春族还过着“一人一马一杆枪”迁移不定的游猎生活,生产力水平低下。1953年,在党中央的关怀下,鄂伦春民族下山定居,实现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的跨越;1996年全旗实现全面禁猎,走上了发展特色农业等现代产业的道路。

2015年4月1日,随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根河森工公司乌力库玛林场伐倒最后一棵松树,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从木材生产转向生态保护。图为两位林业职工在停伐纪念碑前留影。(新华社记者 邹俭朴 摄影)

2019年,来自13个国家的160位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生态专家走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生态考察,并共同探讨“跨界自然保护”的论题。(中新社记者 张玮 摄影)

鄂伦春自治旗地处大兴安岭腹地,森林繁茂,水系丰沛,生态环境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走出深山的鄂伦春族群众没有离开山林,“兴安猎神”变成大兴安岭“守护者”,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护大自然。鄂伦春自治旗是大兴安岭林区向好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全面禁猎,大兴安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比比皆是。如今,苍茫葱郁的大兴安岭林区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獐狍野鹿回来了,还有美丽的黑嘴松鸡、花尾榛鸡,自由自在奔跑的紫貂、驼鹿…… 美丽的大兴安岭已经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

大兴安岭生长着种类繁多的野生蘑菇。(视觉中国 供图)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嘴松鸡。(视觉中国 供图)
三北工程:崛起的绿色长城

据文献记载,我国北方地区除地质时期形成的沙漠、戈壁外,大部分地方曾是桑麻翳野、水草肥美的富庶之地。然而由于千百年的人为破坏、战乱和气候变异,“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一度消失,严重制约了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着全国的生物多样性安全。

1978年,国家作出了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三北工程”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工程。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三北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25个县(旗、区)中,汉、蒙古、回、维吾尔、满、哈萨克、塔吉克、鄂伦春等22个民族,1.69亿人口享受到了“三北工程”的红利。

河北承德塞罕坝。(视觉中国 供图)

陕西延安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生态绿色满山川。(视觉中国 供图)

内蒙古利用节水灌溉技术绿化库布齐沙漠。(内蒙古图书馆采编中心 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塞罕坝林场、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还林、阿克苏荒漠绿化这些案例来看,只要朝着正确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生态系统是可以修复的。山西省右玉县地处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地带,曾是一片风沙成患、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之初,右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英怀就带领全县人民开始治沙造林。70多年来,一张蓝图、一个目标,一届接着一届,县委率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植树,把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

拼版照片:上图为治理前,山西右玉随处可见的荒凉沙地;下图为如今的右玉四五道岭生态园区的景色。(新华社发 李秀山 摄影)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全国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及陕西省开展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面治理荒沙行动,极大改善了毛乌素的生态环境,也使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图为榆林市横山区百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白永雷(左)向参观者展示沙漠中稻田里饲养的螃蟹。(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影)

山海情未了——闽宁协作助力乡村振兴新征程。来自福建厦门的植物研究员郑国华(右)在宁夏泾源县查看冬季植物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影)

治沙先固沙。图为治沙工人在乌玛高速青铜峡至中卫段扎草方格。(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三北地区既是我国林草建设的主战场,也是未来新增林草碳汇的主阵地。截至2020年,“三北工程”已完成第5期(共8期),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境内山花盛开。(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影)

航拍新疆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绿化工程核心区。(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影)
那拉提:来自空中的草原

那拉提草原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境内。这里三面环山,巩乃斯河蜿蜒流过,可谓“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由此形成了风光秀丽、植被丰富的天然地貌。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族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疆著名的5A级旅游景区——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

那拉提景区。(新疆自治区民委 供图)

站在那拉提小镇远眺,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如一块绿色的翡翠横卧在巩乃斯河畔。受西伯利亚气团及北冰洋湿气流的影响,这里气候较为凉爽,相对湿度较高,年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很好的“温床”。 公园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有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30余种,其中不乏金雕、大天 鹅、马鹿、雪豹、北山羊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里树龄在200至300年以上的古云杉比比皆是,巩乃斯河畔的河谷次生林内,广泛分布着河谷杨、密叶杨、天山桦等珍贵树种。齐腰深的花草中,生长着许多名贵中草药。据统计,这里的植物种类多达数百余种,堪称天山动植物的博物园。

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如一块绿色的翡翠横卧在巩乃斯河畔。(民族画报记者 李睿劼 摄影)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盘羊。(视觉中国 供图)

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自1999年投资建设以来,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以环境保护为前提,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公园内,牧民们把毡房作为接待游客小憩之所,提供各种食品供客人自助品尝。草原的主人参与到草原旅游产业中,不仅可以保护草原生态,还可以增加收入,形成“美了山川、富了口袋”的双赢格局,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那拉提草原小草青青,游客赶羊体验游牧生活。(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影)
羌塘:野生动物的乐园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西藏那曲、阿里两个地市,由西藏自治区北部的昆仑山、可可西里以南、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北4个片区组成,总面积29.8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中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人烟稀少,环境恶劣,气候寒冷,因此也被称为“生命的禁区”。

羌塘,藏语意为“北方空地”。我们想象中的“生命禁区”应该是“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广袤荒寂之地,而对于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北方空地”而言却不是这样。这里地势平缓开阔,湖泊棋布,每年6至8月间,茵茵绿草,点缀鲜花,湖水清澈,天水一色,鸟兽云集。

羌塘的无人区。(视觉中国 供图)

迄今这里基本保存着较原始的自然地貌,保存着世界上最珍稀的野生动物群落和独特的动物区系。珍贵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绝大部分为该地区所特有,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1种,被誉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的藏原羚。(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影)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到的黑颈鹤。(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 摄影)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包括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西藏众多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法律法规也不断健全完善,取得了积极的保护成效,绝大多数保护物种种群数量恢复性增长明显,其中大中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奔跑的野牦牛。(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影)

藏羚羊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茫茫雪域觅食。(视觉中国 供图)
红树林:衔接海洋与陆地的生态系统

在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红树林像母亲庇护孩子一样,维持了一个食物链复杂的高生产力系统,是物种基因和资源的宝库。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等美誉。我国处于世界红树林分布区北缘,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有红树植物8个群系21科25属37种,主要树种有白骨壤、秋茄、桐花树、红海榄、海莲、木榄、角果木以及海桑等。

浙江台州,黄岩长潭水库“心型”红树林。(视觉中国 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工作,对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红树林保护和修复进程得以加速。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考察时指出,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红树林:衔接海洋与陆地的生态系统 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

无人机监测在保护红树林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供图)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位于北海市区东南方约15公里处,与素有“天下第一滩”之称的国家4A级景区北海银滩一脉相连。整个景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 拥有红树林2000多亩。上百种鸟类、昆虫、贝类、鱼、虾、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栖息,是我国罕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广西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清新的空气吸引了人们来此锻炼身体。(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 供图)

近年来,广西北海、防城港等地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区,采取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减少林下人为活动等多项措施,红树林呈现出自然生长向好的势头。每年候鸟迁徙季节,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就有超过10万只候鸟在这里栖息越冬。保护区鸟类观察员唐上波在近10年的调查中发现,这里记录鸟的品种从以前的187种增加到如今的298种,其中不少鸟类刷新广西纪录,如大天鹅、黑脸琵鹭、白眉田鸡等。

三沙:珊瑚造就海底“生态花园”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保护海洋、关爱海洋”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牵挂。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海南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 对待这一片海上绿洲和这一汪湛蓝海水,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方面作出更大成绩。

海南三沙西沙群岛七连屿。(视觉中国 供图)

海南省三沙市是继浙江省舟山市之后第二个以群岛形式建立的地级行政区,是我国最年轻的城市、区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常住人口2000多人,有汉、壮、 黎3个民族。

三沙永乐龙洞宛如蓝色玉石镶嵌在海面。(视觉中国 供图)

海南三沙石岛风光。(视觉中国 供图)

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视觉中国 供图)

三沙市的陆地全部由珊瑚礁地貌构成。九水一陆的结构比例注定了三沙市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这里的海区有上千种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 生素和矿物质等成分的低等植物藻类,位居全国四大海区之冠,被誉为“海中森林”“海底草原”。海洋动物品种繁多,其中腔肠动物珊瑚虫就有110种和5个亚种,占全国珊瑚虫种数的一半以上;鱼类有2000种左右,其中经济鱼类约800 种;珍贵水产品还有珠贝、海螺、鲍鱼、海参等;岛屿陆生动物主要有鲣鸟、 鹭、鸥、军舰鸟等60多种10多万只。

珊瑚是三沙市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缔造者”。它们生长在三沙星罗棋布的岛礁周围,为众多的海洋生物提供了家园。近年来,三沙海洋生物多样性备受我国海洋科研机构专家们的关注。他们通过调查珊瑚礁典型生态系统,统计珊瑚种类、分布和活珊瑚数量,开展珊瑚共生生物的研究;调查库氏砗磲、玳瑁、绿海龟等濒危物种的分布、洄游、迁徙路线等;开展三沙生态修复研究、微生物种质资源和基因资源调查,并对其应用潜力进行评估,为三沙海洋资源的保护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沙海底的潜水员与珊瑚。(视觉中国 供图)

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在海南三沙进行水下科考。(视觉中国 供图)

三沙市开展大规模绿化岛礁植树行动。(中新社发 钟欣 摄影)

2020年,三沙市举办西沙渔业增殖放流活动,4只玳瑁,141只绿海龟被放归大海。(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影)

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在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再次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指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中国将始终做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开启更加公正合理、各尽所能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愿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游走在云南元江境内的野象群。(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影)

李睿劼 编辑 潘璇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