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壮丽征程 > 新时代的“库尔班大叔” >> 正文

新时代的“库尔班大叔”

2022-01-04 张君珍 撰文

库尔班·尼亚孜,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他十几年如一日,在祖国边疆地区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教育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通向现代文明的桥梁。

父亲为他取名“库尔班”,是希望他做一个像库尔班·吐鲁木一样的人。“毛主席曾接见过库尔班·吐鲁木大叔,因为他爱党爱国、甘于奉献,我也要向他学习,成为新时代的‘库尔班’。”库尔班·尼亚孜说。

库尔班·尼亚孜向学生介绍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的安塞腰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库尔班·尼亚孜是依麻木镇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1986 年,他从新疆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20 世纪 90 年代,跟随着“下海潮”,库尔班·尼亚孜到大城市做生意。因为没有语言障碍,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可当他回到家乡,看到的是乡亲们还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2003 年,库尔班·尼亚孜利用创业挣来的60万元创办了依麻木镇小学,这是新疆第一所民办的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办学初期,困难重重。他挨家挨户动员乡亲们送孩子到学校学习。“只有语言通,才能情感通;只要语言通,就能心灵通;只要文化通,就能思想通。”库尔班·尼亚孜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他相信,语言是各民族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只有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得到更多更好的就业发展机会,才能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只有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坚实地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库尔班·尼亚孜正在辅导学生。

库尔班·尼亚孜教学生们拉二胡。

学校自行编写中华文化教材、开设国学课堂、教孩子们读古诗词、唱京剧、练书法……库尔班·尼亚孜要让孩子们从小在心里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坚定他们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在新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学校从最初的 2 名教师、87名学生,发展到如今 40 余名教职员工、700 余名学生。2016 年第一届毕业生穆萨·图尔贡以 701分的高分,成为乌什县第一个清华学子。2016 年,国家投入 1700 多万元,给学校建设了 8700 多平方米的新校舍。党和政府的关怀,让库尔班·尼亚孜更加坚定办好国家通用语言小学的信念。

库尔班·尼亚孜常常对师生们说:“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一个民族只有融入祖国大家庭才能得到永续的发展。”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

建校 18 年来,库尔班·尼亚孜带领全校师生坚守“爱国、团结、勤奋、求真”的办学理念,践行“学好国家通用语,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始终把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等称号。库尔班·尼亚孜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最美新疆人”“中国网事·新疆榜样”“全国道德模范”“改革先锋”等荣誉称号。

库尔班·尼亚孜向学生们讲述新中国的变化。

2020 年,中国孔子研究院乌什研究基地在学校正式挂牌。“很多学生在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后,成了父母、群众的小翻译、小帮手。当地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展示,自愿外出务工。”库尔班·尼亚孜高兴地说。“小手拉大手,全家往前走”,学校积极弘扬团结的正能量,使当地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库尔班·尼亚孜带领学生们宣誓。

库尔班·尼亚孜与学生们进行课外活动。

在办学之初就招进来的语文教师申蕾,为照顾患病的母亲申请辞职时,库尔班为其保留了岗位并且照常发放工资。在库尔班眼里,学校也要像一家人一样过日子,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老师有困难、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大家一起渡过难关。

“这个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也是追梦人的舞台,让更多的孩子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好中华文化,成为最自豪最骄傲的中国人,这就是我奋斗的目标。”库尔班·尼亚孜坚定地说。

(图片均由郑银提供)

     早蕾  编辑  卢旭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