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多彩中华 > 文化毕节 熠熠生辉 >> 正文

文化毕节 熠熠生辉

2021-12-23 民族画报记者 列来拉杜 撰文摄影

贵州省毕节市是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核心区之一,是古代民族迁徙交往的重要通道,生活着汉、彝、苗、瑶、布依、水、蒙古等民族。毕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与古夜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厚重的历史文化。

国家4A 级景区奢香古镇。(彭佑林 摄影)

毕节作为文化资源的富集地,修缮奢香博物馆,打造贵州宣慰府、奢香古镇等文化旅游景点,翻译出版千万余字彝文古籍文献,在传统村落保护、手工技艺传承、农耕文化挖掘整理、文化创意园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通过举办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当地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宜居古镇 传承奢香

夜幕降临,位于毕节市大方县的奢香古镇热闹非凡,很多人盛装出行,火把广场上载歌载舞。奢香古镇是大方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占地面积 1572 亩,建筑面积 49.3 万平方米,由公建配套区、商业区及旅游区、安置区 3 大区域组成。其中,安置点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是奢香古镇的最大特色,搬迁群众不仅住进了漂亮的新居,还在景区从事工艺品加工、服饰销售等工作,实现了安居乐业。

在古镇观看文艺演出的游客。

古镇有3大主题街区,配有8个主题文化广场、9个主题文化馆,拥有全国唯一的城市花海梯田——古彝梯田。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带动了古镇刺绣、漆器、土特产品的销量,老百姓在家门口坐着就能赚钱。54岁的苗族妇女杨文芳就在古镇开了一家民族刺绣服装体验馆,加工制作和出售民族服饰,月均收入上万元。搬迁前,她家住在距大方县城 86 公里的高寒山区,经济收入单一,一家 7 口人年收入不到2万元。搬迁后,全家住进了100多平方米的新房,孩子上学、老人就医都很方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大方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苗族群众开设的服装加工店。

据大方县九驿街道党委副书记陈保介绍,安置点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日益完善。2018年,奢香古镇被评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商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成为毕节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结合的典范。

群众盛装游行。

奢香古镇的民族服饰展示活动。

“奢香是元末明初人,贵州宣慰使霭翠的妻子。明洪武 14 年(公元1381 年), 宣慰使霭翠去世,年仅23岁的奢香代袭夫职。在摄政的15年里,她开辟了纵横贵州,通达川、滇、湘的龙场九驿(明代贵州宣慰司境内9个驿站的合称), 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她还引进中原地区先进的耕织、文化技术,接纳和兴办汉学,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了西南边疆。她倡导民族平等,维护了国家统一。明太祖朱元璋赞道 :‘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大方县奢香博物馆讲解员向游客介绍。

贵州宣慰府是贵州宣慰使霭翠和奢香夫人及其后裔处理政务的官府。

奢香博物馆的农民画展示墙。

奢香博物馆的彝文文献展览吸引小学生驻足观看。

来奢香博物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奢香博物馆建于 1993 年,是在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综合性博物馆。2006 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黔西北历史文化、保护整理彝文古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方漆器 为生活添彩

毕节市大方县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合漆树生长,量大质优的生漆,为漆器生产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这里生产的大方漆器是贵州省著名的传统工艺品,至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2008 年,“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大方漆器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助力器。

学者考察漆器文化。

漆器制作工艺流程繁杂,有制漆、胚胎、灰底、漆地、罩面、装饰6大工艺,50多道工序。漆器制作选用上乘皮胎、木胎材料,绘色颜料以生漆为主,绘漆师傅需掌握髹饰技艺与绘画功底。上漆后,在器皿上描绘人物、山水、花卉等传统图案和诗词歌赋。大方漆器图案典雅逼真,写实与夸张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工艺制品厂生产的漆器产品。

高光友是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传承人,也是集设计制作、产品展示、漆器文化传习为一体的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工艺制品厂的厂长。漆器厂倡导消费多样化,除接受花瓶、漆器装饰物的私人订制外,也开发了漆器手机壳、漆器书签等大众消费品,产品价位从几元到几万元不等。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高光友(右二)向年轻人传授髹漆技艺。

绘制书签。
制作漆器。

游客了解漆器产品。

随着彝族漆器知名度的提升,上门拜师学艺者也逐年增多。1994年,高光友开始招收学徒,至今已培养汉、彝、白等民族的徒弟300多人。“传播漆器文化,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为生活添彩,让大家一起过上小康生活。”高光友说。

彝文古籍 书香沁心脾

彝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川滇黔桂的彝族地区、国内外科研机构以及国家图书馆等都收藏有大量彝文文献。这些主要写在布、皮、纸等材质上的彝文文献,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军事、医药、农业、文学等。目前,仅在毕节就发现了各种彝文石刻3000余件。20世纪50年代,为抢救保护彝文文献,毕节市成立了彝文翻译组,收集翻译了大量珍贵文献。20世纪80年代,毕节市成立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为宣传和展示黔西北厚重多彩的彝族文化、西南民族历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护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40余年来,整理翻译100余部、3000多万字的彝文古籍。目前《彝族源流》《物始纪略》《十二部勾则》等 49 部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翻译出版了全面记载西南地区彝族历史的《西南彝志》,出版了彝文古籍名著《宇宙人文论》,编写彝文大型工具书《通用彝文字典》等。

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

研究中心的专家进行业务交流。

研究中心藏有大量彝文古籍。

研究中心的专家整理文献资料。

毕节的彝文文献卷帙浩繁、种类齐全,对研究贵州省、西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文学、历史、哲学、地理、天文历法、语言文字、医学均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是毕节文化资源中重要的优势资源,也是一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亮丽文化名片。

库藏古籍中的插图颜色依旧亮丽如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如今,毕节研究彝文古籍的专家学者们正在精心保护、整理、弘扬好这张“名片”,为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绵用力。

石薇  高莹  编辑  卢旭  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