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国边疆 > 向英雄拉齐尼•巴依卡致敬! >> 正文

向英雄拉齐尼•巴依卡致敬!

2021-01-07 李睿劼 撰文

拉齐尼·巴依卡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这是他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接受民族画报社记者采访。(民族画报记者 列来拉杜 摄影)

拉齐尼·巴依卡(塔吉克族)是帕米尔高原上红其拉甫边防连第三代义务向导员,他常常说:“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 拉齐尼·巴依卡家国情怀的缘起,可以用他在朋友圈中发的一首小诗来印证:

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

在晨曦中,我祖父凯力迪别克露出笑颜。

他怀着一颗雄鹰般警惕的心,

他视巡边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

祖父这种精神是我家的一盏明灯,

我的父亲巴依卡又继承他的遗愿。

我们军民一家亲,扎根边疆,

保卫祖国是神圣义务也是心愿。

祖父和父亲的精神鼓舞着我雄鹰般飞翔,

我以钢铁般的意志,日夜巡逻在冰峰雪岭间。

(苏德新 译)

拉齐尼·巴依卡用行动践行着对父辈精神的继承。上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要去红旗拉甫边关建立哨所,由于山路崎岖复杂,塔什库尔干县牧民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拉齐尼·巴依卡的祖父)成为第一位当地义务向导员,和边防军人一起巡逻护边。1972年,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接过父亲手中的向导接力棒,从青丝干到了白发,把人生最激情飞扬的40年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帕米尔高原千里边防线。2004年,拉齐尼·巴依卡从父亲手中接棒,成长为帕米尔高原上红其拉甫的第三代巡边员,一干就是16个春秋。

红其拉甫,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最低气温零下40多度,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死亡之谷”。要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中做义务向导,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父亲还有他本人必须对塔什库尔干边境线上的沟沟坎坎、山山水水了如指掌。他们每次外出巡逻前,都先认真勘查地形,做足准备工作,并在途中留意周围环境,多次挽救了巡逻解放军战士的生命。他们和边防战士一起共同捍卫了祖国西部边陲的领土完整。

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左)和边防连的战士在一起。(拉齐尼·巴依卡 生前供图)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左一)赶着自家的牦牛,同边防官兵一起巡逻在帕米尔高原,行程达3万多公里( 拉齐尼·巴依卡 生前供图)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的戍边故事感动了全社会。2020年10月拉齐尼·巴依卡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同年11月,他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近年来,他多次荣获国家和自治区道德模范、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优秀护边员等荣誉称号。2018年,他作为少数民族优秀代表,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还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国庆升旗仪式。他感到非常荣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百年复兴和强大崛起无比自豪。

红顶房子是拉齐尼·巴依卡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的家。(民族画报记者 赵利 摄影)

拉齐尼·巴依卡在摆满爷爷和父亲照片的教育基地荣誉室里讲述长辈们的故事。(民族画报记者 早蕾 摄影)

拉齐尼·巴依卡与边防连官兵联合巡逻。(民族画报记者 早蕾 摄影)

2021年1月4日,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儿童,不幸遇难,走完了年仅41岁的生命历程。松涛啜泣,苍天呜咽。噩耗传来,社会各界扼腕痛惜。大家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那个忠诚正直、谦逊善良的拉齐尼·巴依卡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守边护边事业和挚爱的亲人。

来自各地的2018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代表们听到这个消息,在群里回忆他在团里的音容笑貌,团友们赋诗缅怀拉齐尼·巴依卡:

难忘戊戌踏秋行,

亲密无间大家庭。

忽闻兄弟少一位,

哀思如潮心难平。

深切缅怀英雄拉齐尼·巴依卡!

拉齐尼·巴依卡(塔吉克族)。(图片来自网络)

拉齐尼·巴依卡为了边境的和平与安宁 ,用青春抒写着对祖国的大爱。(民族画报记者 早蕾 摄影)

王京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