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凝聚团结伟力 共创美好明天 >> 正文

凝聚团结伟力 共创美好明天

2020-09-30

1950年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前夕,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以政务院周恩来总理的名义,邀请来自全国民族地区的159名各族代表到北京参加国庆大典。通过参观活动,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消除隔阂,促进了民族团结。1950年少数民族参观活动的成功举行,使得组织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这一活动成为党和国家落实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并延续至今。

1957年,参加国庆观礼的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在观礼台上向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家领导人挥手致敬。

2018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京会见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全体成员时强调,组织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各族群众的生动体现,是党的民族工作的优良传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制度安排。通过参观学习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收获友谊,领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感受多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和精神财富。

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全体成员都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在参观中切身感受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化作做好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际行动,不断夯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基础。

参观学习,感受辉煌成就

2019年,在慕田峪长城上,66岁的“山歌王”仫佬族代表谢庆良兴致勃勃地走在队伍的最前头,临近高处,他即兴编词演唱“首首山歌谢党恩”。74岁的蒙古族代表那木德力是参观团中年纪最大的成员,他站在山脚下,眺望着雄伟的长城,深情地说:“我怎么也想不到,当了一辈子牧民,能来到北京的长城脚下。我很知足,也很自豪。”

长城上,66岁的“山歌王”谢庆良代表用树叶吹奏《我和我的祖国》。

在北京展览馆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巨变。

2017年,在上海中心大厦顶层的观光厅,来自广西崇左的壮族代表姚文激动地说:“上海太美了,我感到很震撼。”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向下俯瞰,上海市全景尽收眼底。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超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总高632米,是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建筑。在上海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馆、上海金融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并游览了黄浦江,全方位感受了上海的各项发展成果,他们纷纷为上海的发展点赞。

多年来,上海市多次承接少数民族参观团,少数民族参观团与上海结下了深厚缘分。(胡志敏 摄影)

在上海中心大厦顶层观光厅,参观团成员通过望远镜俯瞰上海。(胡志敏 摄影)

2018年,走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白鹿泉乡德明古镇的小街上,参观团成员们不停地拍照。这座以元曲文化为主题的仿古小镇是河北省知名的特色旅游区,已取得了出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参观学习我深刻感受到,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果园镇清真大寺教长马文仁说,他的家乡如今也已旧貌换新颜,不仅通了路、通了水,安居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特色养殖等产业也在大步发展。“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这就是幸福。”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参观团中的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2015年,在“九三阅兵”的看台上,来自新疆的参观团代表迪木拉提(左三)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其他代表唱起了“伟大的北京,我们为你歌唱”。

交流交心,铸牢共同体意识

对于参观团成员们来说,参观的旅程不仅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学习之旅,也是一次交流交心、收获友谊的团结之旅。

“一路走来,我们感受到祖国繁荣发展的大好形势,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更深刻地认识到,民族要团结,国家要强大。回去以后,我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及时传递给更多人,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爱国爱教,增强公民意识、法律意识。”2018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帕里镇日穷波多寺僧人格桑次旺说。

参观团成员们写下对祖国的寄语。

“看到新北川县城我非常感动,灾区人民十年来团结奋进,发展得这么好,我感到十分鼓舞和欣慰。他们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走上了一条好路子。”2018年,在四川5·12特大地震纪念馆,来自广东省珠海市的霍晓光(蒙古族)说,“尤其是看到由全国各地援建的灾后重建项目、大气磅礴的军工项目,我心里也感到非常自豪。‘中华民族一家亲’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更践行在我们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

2018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参观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2019年9月29日上午,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700余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走进展览馆没多久,就听见一波接着一波的整齐呼声,循着声音往前走,一座雕有中国56个民族112个人物形象的大型银雕映入眼帘,参观者们自发朗读起银雕旁的解说词。来自云南的藏族同胞马国忠说:“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手挽手、肩并肩,一起创造好日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共同努力。”

来自云南的各族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前合影留念。

2019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56个民族团员代表“全家福”。

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再出发

参观活动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激发起大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昂扬斗志。

2019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代表雷燕琴是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党委书记,今年以来,按照樟坪畲族乡黄思村花桥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要求,雷燕琴负责樟坪畲族乡黄思村218户、1000多人的搬迁工作。雷燕琴多次向村民了解情况,记录他们遇到的问题,同时领着他们到规划沙盘前讲解,“新村将通水、通电、通路,同时配套卫生所、幼儿园等基础设施,城里有的一些设施新村也会建。”“听到这些,我一个老人都对新生活充满了向往。”村民方生根说。

雷燕琴(中)入户调研。(中国民族宗教网)

古丽孜娜提·吐坎是2018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第三幼儿园园长,古丽孜娜提·吐坎从事幼儿教育已超过15年。她班里的阿力别克,以前家长放牧时就把他放在山上的毡房里,孩子极少出门。“我们就不断地去他家做工作,告诉他们,国家对我们幼儿园的补贴力度有多大,比如一日三餐和各种课程,孩子们能享受比家里更好的照顾,一次、两次……我们终于说动了家长,答应把孩子送来试试。后来家长把孩子送幼儿园后就习惯了,每到寒暑假还总问:‘你们什么时候开学?孩子每天都说要去幼儿园!’”。

阿合奇县第三幼儿园园长古丽孜娜提 · 吐坎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天山网)

藏族小伙秦旺仁增的老家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了爱情,他从迪庆来到浙江台州,夫妻俩创办公司。十几年来,秦旺仁增积极推动云南迪庆与浙江台州两地藏汉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2014年,秦旺仁增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并成为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秦旺仁增指迅速搭建起2条口罩生产线。他说:“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们企业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目前我们生产的口罩都不售卖,而是悉数给予政府协调、调配,为政府开展防‘疫’工作做充分保障。”

疫情期间秦旺仁增(右)在车间与工人师傅一起战斗,确保口罩的生产质量。

2016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成员,西藏林芝珞巴族代表曲珍是全国政协委员,2020年5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委员通道”上,身着珞巴族服饰的山南市隆子县扎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贡觉曲珍带着扎日乡747名边民的感激之情说道:“我们扎日乡全部脱贫了,请国家放心!”基层干部是拐杖,老百姓拄着就踏实,基层干部是路灯,老百姓看见亮就有盼头。“去年我们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达12150元。”贡觉曲珍介绍,通过三年的攻坚克难,如今扎日乡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群众住上了小别墅、用上了国电,通往县城和市里的路是柏油路,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

贡觉曲珍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李鑫  摄影)

新时代,新征程。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代表将始终做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拥护者,听党话、跟党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号召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始终做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定维护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投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始终做民族地区脱贫和致富的坚定推动者,诚实经营、辛勤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始终做改革开放的坚定践行者,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努力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天安门前各民族同胞合影。

卢旭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