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壮丽征程 > 脱贫,看玉屏 >> 正文

脱贫,看玉屏

2019-02-14 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和勇 摄影报道

“黔东门户”——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县城(姚磊 摄影)

流水如玉,青山似屏。玉屏,贵州东部的侗族自治县,是中东部地区进入大西南的第一站,有“黔东门户”之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也是贵州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人口16.3万,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至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群众7042户20709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玉屏县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下定“脱贫攻坚、重于泰山,整县出列、奋勇争先,首战有我、有我必胜”的坚定决心,攻破脱贫攻坚征程上的一个个堡垒。

2018年10月17日,国务院公布了全国85个脱贫摘帽贫困县,玉屏县位列其中,脱贫攻坚胜利的号角,响彻黔东大门!短短几年间,玉屏是如何做到的?

党员干部 永远坚守第一线

冬日里的玉屏县皂角坪街道枹木垅村,崭新的房屋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道路延伸到每家每户,这个坐落于沪昆高铁和320国道旁的小村子宁静祥和。

枹木垅村第一书记杨维(左一)和驻村干部张旅(左三)走访村民

走村串寨

草草吃过午饭,枹木垅村第一书记杨维和驻村干部张旅照例来到村里走访。“大妈,有什么困难就跟我们说哈,什么问题都可以说。”杨维对村民姚红竹说,杨维在脱贫攻坚日记上详细地记录了她家的情况。第一书记杨维今年30岁,来自县机关事务管理局,驻村干部张旅更年轻,1994年生人,两人年纪轻轻,工作起来却一丝不苟,雷厉风行。“姚大妈家原先是村里低保贫困户,去年异地搬迁到了火车站的搬迁小区,老房子这边还种着菜,她有时候还会回来,我们也常来她家,看看她有什么困难。”张旅说道。如今,大部分驻村扶贫干部都已回到原先的工作单位,只有杨维和张旅两人常驻村里。从姚红竹家出来,杨维他们来到村民龙为鸿家,“我们主要是看一下沼气的甲烷纯度有没有改善。”张旅说道。这几年,枹木垅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坚持创新发展,建成以“枹木垅现代农业园区”为主体的村级集体经济,村里养殖场的三栋圈舍存栏有1400头生猪,村支部主动协调对接有关部门完善环保设施,完成沼气站提级扩建,保障沼气供应覆盖180家农户。

驻村干部询问、记录低保户姚红竹家的情况

枹木垅村沼气站提级扩建后,沼气供应覆盖180家农户

“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脱贫摘帽的阶段性胜利,但是我们丝毫不能放松。巩固脱贫摘帽的胜利成果,完善后续的各项事情是我们目前的主要工作。”杨维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很坚定。

而在距离枹木垅十多公里外的马头田村,村主任李标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也颇为传奇。李标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是土生土长的马头田村人。十多年前,李标学会了挖掘机操作技术,头脑活,肯吃苦,他揽下的工程经营很红火。当选村主任之前,他已经拥有十几台工程机械,年收入达五百万元。2014年,李标做了个让周围许多人费解的决定:回到村里当一个月工资一千多元的村干部。面对我们的疑问,李标淡然一笑:“当年老支书找到我的时候说的话我都记得,村里需要一个有头脑、有能力的人来带领村民们摆脱贫穷。而我母亲曾经在村里当了十几年的妇女主任,为村里发展倾注了心血。我觉得人这一辈子,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能人”李标上任后,号召身边的好友来马头田投资办厂,并配套修建产业路等,以生姜种植为突破口,引入“温氏养殖”,走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利用马头田山好、水好、空气好的优势,引入贵州大学专家团队和社会资本,结合乡村振兴大环境,做起了乡村旅游的大文章。自李标担任村主任以来,马头田村共计整合实施扶贫项目11个,涉及资金226万元,村里陆续安装了通组路灯,修建起了风雨桥、村民休闲文体广场,基础设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发展壮大的村集体经济也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收入账目资金已经达到40.22万元,加上固定资产等,已突破百万元大关。如今的马头田村呈现出干群关系融洽,群众脱贫致富,乡村容貌干净整洁,民风和谐文明的良好局面。而这一切,李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忙着村里的事,李标自家的工程少了很多,“收入大不如前了,挖掘机也卖了一台,但是我一点都不后悔。”李标说道。

马头田村主任李标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村里的风雨桥是他上任后建成的

坚守的驻村干部、“能人”村主任,只是玉屏县在脱贫攻坚征程中众多基层干部的缩影。在决战脱贫摘帽期间,玉屏县坚持因村制宜,精准选派帮扶队伍。按照“经济部门联基础设施落后村,农口部门联产业发展滞后村,党群部门联党组织软散村,政法部门联情况复杂村,就业部门联劳动力富余村”的思路,实现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全覆盖。全县每个村民组配备2名正式干部开展工作,选派了148名优秀干部任贫困村“第一书记”,14名副科级干部直接担任深度贫困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工作力量全面加强。建立1村1名县级领导,1至2个帮扶部门,1支驻村工作队和每个村民组2名干部包保的工作体系,3000余名干部职工结对包保帮扶所有建档户。

在决战脱贫摘帽期间,玉屏县扶贫干部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有的干部白天落实扶贫项目,晚上又到群众家中宣传政策,解决发展难题;有的干部刚拔掉输液针头,马上又回到田间地头;有的干部甚至带上孩子,扎根脱贫工作一线;有的干部为不耽误工作,一再推迟婚期……正是这些普通而有担当的党员干部挑起玉屏县实现脱贫奔小康的重担,他们是全县精准发力、决战决胜、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带头尖兵。

易地搬迁 就近就业心无忧

下午四点半,玉屏县城的易地搬迁小区康华社区的群众服务中心活动室里,充满欢声笑语,几十个孩子,分拨在一起,或做游戏,或由志愿者老师讲解作业。“他们都是搬迁户的孩子,很多搬迁群众在城里生活后开始务工,孩子放学后没人照管,我们志愿者就能帮上忙了。”25岁的田佳佳是平溪街道的一名工作人员,这天轮到她和同事宫轩南来康华社区群众服务中心做志愿者。为了让搬迁群众的子女在放学后有一个良好的课后学习环境,玉屏县在搬迁点设立了“四点半课堂”,由志愿者为孩子做课后辅导。“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大家轮流来,每周会来一到两次,我们基本上都会陪孩子们到六点多。”

在搬迁小区设立了“四点半课堂”,志愿者为孩子们做课后辅导

易地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年来,玉屏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要求,在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同时,积极抓好搬迁群众的管理服务工作,切实帮助搬迁群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他们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在㵲阳新区,安置区内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㵲阳新区还设立了群众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经常开展走访活动,询问记录他们搬迁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协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为了让群众能就业,我们县依托东亿电子、箱包产业园、必登高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把‘扶贫车间’‘微工厂’开办到安置点,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在康华社区,工作人员姚亚芬向我们介绍道。住在楼上,上班在楼下,还能照看老人小孩,这样的生活,对易地搬迁到田坪镇移民新区的居民来说,真是幸福满满。

把“扶贫车间”“微工厂”开办到安置点,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田坪移民新区(姚磊 摄影)

新家在楼上,就业在楼下。姚茂坤在家楼下开了洗车行

玉屏县在城区最好的地段和中心集镇设置安置区,做好科学设计、质量监督、精致装修等环节的工作,让搬迁群众“幸福入住”。全县共搬迁1387户5726人(贫困户1171户4812人)。安置点完全按照城市社区的建设标准,同步完善教育、医疗、社区服务、集贸市场、文体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搬迁群众均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住得舒心。

易地搬迁居民小区

亚鱼乡亚鱼村贫困户张延凤在平溪街道双桥移民新区的新家贴窗花(姚磊 摄影)

亚鱼乡搬迁到平溪街道双桥的群众在新区吃第一餐团圆饭(姚磊 摄影)

此外,玉屏县在民生保障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在生态补偿上,以退耕还林和全域绿化为载体,发放生态补偿资金960.83万元,覆盖746户贫困群众。同时,从贫困户中聘用护林员465名,护林员人均年收入达1万元,实现生态建设与农户增收双促进。在教育方面,对全县中小学进行新建和改扩建,村村办起了幼儿园,全面实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营养午餐工程,实施各学段的农村在读学生资助全覆盖,基本实现免费教育。在民政帮扶上,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逐年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14年人均2080元提高到2017年3528元。全额兑现各种救助,截至2017年底,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1.36亿元,医疗救助金2114.43万元,养老金4917万元,孤儿基本生活费366.26万元,实现困有所济全覆盖。在医疗保障上,设立保障基金,对因灾、因病的低收入群众实施救助,筑牢群众返贫“防火墙”。在促进就业上,2014年来,累计培训3714人,就业2472人。全面落实扶残助残政策,让453名残疾人过上幸福生活。针对低收入人群,设置护林员、护路员、护河员、保洁员、调解员“五员”岗位2021个,年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

特色产业 脱贫致富金钥匙

冬日里阳光明媚,正是给黄桃树修枝的好时节。在玉屏县坪溪街道翁阳村黄桃种植基地,果农们正在树下剪枝,为来年的丰收做准备。果农夏开树说:“我和弟弟去年种植了520亩黄桃,收了30万斤,毛利有400多万元。主要销售到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光线上销售就有3.8万斤。”为确保玉屏黄桃的品质、保障农户的利益,2016年,玉屏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还申请注册了“玉屏皇桃”品牌商标,2018年2月,“玉屏皇桃”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联合社已有22家成员,采取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的模式。黄桃种植成为玉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法宝”。

黄桃成为群众的致富果(玉屏县新闻中心供图)

“玉屏皇桃”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

分红大会

“精扶贷”集体经济分红

产业,是推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玉屏黄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畅销全国,玉屏县被誉为“中国黄桃之乡”。玉屏油茶历史悠久,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笔为玉屏题词“中国油茶之乡”。玉屏箫笛名扬中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贵州茅台酒、大方漆并列为“贵州三宝”。在脱贫摘帽期间,玉屏县注重农业的“引”。依托农业园区,大力发展油茶、食用菌、精品水果(黄桃)、生猪养殖四大主导产业。建成茶花泉、铁柱山等9个省、市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种植油茶20.4万亩、黄桃2.26万亩,年产食用菌3520万棒,年出栏生猪32万头,引领大批贫困群众走上致富大道。此外,玉屏县依托箫笛、油茶、侗族文化三张名片,打造“景园融合、农旅一体”全域旅游新模式。全县发展旅游扶贫村寨24个,直接带动群众1056人就业增收。全面实施“10113”产业全覆盖工程,即以每户10头生猪出栏、1亩油茶或1亩黄桃、1千棒食用菌为基本单位,为贫困户办理覆盖3项产业的社员证、股权证,实现建档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增收16万元以上。

玉屏箫笛制作

油茶采收(胡攀学 摄影)

食用菌种植产业已成规模(卢维 摄影)

桃花节托起旅游产业(龚永文 摄影)

玉屏现有油茶林总面积20.7万亩。油茶果浑身都是宝,油茶籽可榨油,茶油富含多种营养,被誉为“东方橄榄油”。玉屏县所处的武陵山区,是国家民委定点帮扶的地区。2014年10月,作为担负对口帮扶贵州省铜仁市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大连民族大学与玉屏县签订了《关于油茶良种选育和高产营林模式研究及产业示范的合作协议》,启动了“武陵山片区油茶丰产与高值利用及产业示范”技术攻关项目。以阮成江教授为主的6位教师及11位研究生组成的油茶团队在玉屏潜心开展油茶调研和科技攻关。

大连民族大学阮成江教授(中)带领他的油茶科研团队了解油茶生长情况

贵州黔玉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四黑在给技术人员做指导

“经过三年的科技攻关,我们选育了9个适合在铜仁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每年可向武陵山片区提供优质种苗300万株;建立了油茶丰产栽培和低产林改造的分子设计技术,并申请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油茶产业链延长及高值利用;争取了油茶攻关专项科研经费,组建了‘油茶研发中心’‘博士工作站’‘大连民族大学油茶实验基地’‘铜仁市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阮成江教授介绍道。现在,大连民族大学油茶团队选育的油茶优良品种和研发的丰产林技术已在铜仁市推广应用。

油茶育苗基地(姚磊 摄影)

朱家场镇的鱼塘村有3500亩的油茶林,今年产出约30万斤的油茶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着一家油脂加工厂,平时为合作社及村民榨油。负责人姚沅明正在晾晒油茶壳,他说:“我们村有大面积的油茶林,一斤油茶3两壳,收油茶的季节,县里的菌业公司会来回收茶枯、油茶壳。卖这些废弃料,我们可以多得一份收益。”

朱家场镇仔猪繁殖场(龙元彬 摄影)

菌菇和油茶,两个产业互补共生

因为油茶,玉屏还催生出另一项特色产业——菌菇,两个产业互补共生。我们来到新店镇大溪村茶树菇种植基地的时候,与县农牧科技局产业办副主任朱洪晔撞了个正着,她拿着一个菌包从车上下来,“刚从镇上的县委党校回来,去给全市的村支书培训,菌菇产业有得做的。”朱洪晔说:“我们玉屏是油茶之乡,榨油后剩下的茶枯和油茶壳富含多种有机营养成分,用油茶果榨油后剩下的茶枯和油茶壳做成菌包以供油茶菇生长再好不过了。”在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粉碎拌料车间,工人们正在将晒干的茶枯和油茶壳粉碎,再配以木屑、棉籽壳等并经过一番搅拌,制作菌包的材料便顺着传送带来到装袋车间。等到菌包里的油茶菇长成,大约经过7个月里的多次出菇,菌包便完成这个阶段的使命。贵福菌业公司内设有24个油茶菇食用菌大棚,在玉屏的乡(镇、街道)及村里,设有98个油茶菇食用菌大棚,每年向贵福生态肥业有限公司提供3000多万个废弃菌包,供其生产肥料。“这些废弃的菌包做的肥料,用在油茶林、黄桃林、茶叶生产基地都是很好的。”作为专家服务团成员,朱洪晔从2017年初贵福菌业公司建立之时,就一直协助其建厂、研发、生产。“油茶和菌菇产业充分利用了油茶的价值,最终形成了一个闭合的产业链,生态循环、环保高效,一举多得。”朱洪晔说道。

道路通达 产业民生共发展

在玉屏采访的几天时间里,我们乘车去了很多村寨,给我们印象最直观最深刻的就是玉屏的路,大到国道、高速路,小到乡道、村道,都很平整,通达到每一个村寨的道路都实现了路面硬化。从高处俯瞰,一条条蜿蜒的“长龙”在玉屏的青山绿水间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公路“组组通”,山乡和外界联系便捷了(胡攀学 摄影)

与玉屏县城一山之隔的平溪街道马头田村,村民洪乃维老人说起村里道路的变化感慨万千:“现在的出行条件,在以前真的是想都不敢想!”2018年6月,马头田村已完成了“组组通”建设,以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路修好了,还通了公交车,如今进城赶集坐公交也只需要10多分钟,农民的生活方便了许多。马头田村的路,仅仅是玉屏“组组通”工程的一个缩影。2017年8月,“组组通”公路惠民工程铺开,以“交通进村入户、助推精准脱贫”为统揽,明确县领导包片、帮扶部门领导包村,村干部、驻村干部包组的方案。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2018年6月,玉屏圆满完成了477.734公里的农村“组组通”建设工程,实现所有村寨全覆盖,打通了农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全县行政村客运率达100%、公交率达85%,切切实实提高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农村公交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图为枹木拢村的村民从城里赶集归来

路通了,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更有发展的机遇。“我们修建通组路,一方面是要方便群众出行,另一方面是为了服务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群众增收致富,这条路与其说是通组路,不如说是产业路。”玉屏农村公路管理局局长钟德平说。

便利的交通为乡村旅游带来生机(姚祖告 摄影)

大山深处,玉屏县新店镇大湾村的“石蛙大王”李茂华对修到家门口的道路赞不绝口。“以前交通不便,运输难,村里有东西也拉不出去。多亏了‘组组通’,要不然我的石蛙再好,也运不出去,变不成钞票。”家境贫困的李茂华18岁就走出大山打工挣钱,2016年8月,李茂华了解到家乡政府出台了帮扶新型农民创业的政策后,毅然返乡养殖石蛙。2017年,李茂华的石蛙养殖迎来了盛产期,出产石蛙1万余只,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当年就获得了近10万元的收益。李茂华也因养殖石蛙顺利实现了脱贫,主动申请退出了贫困户。如今,李茂华石蛙养殖规模从2016年的500只扩展到现在的2万余只,他以每月2000元的工资聘请3名贫困群众到养殖场协助打理。李茂华说:“明年我还要扩大石蛙养殖规模,邀村民们一起干,让大家一起吃上养殖致富的饭,共同走向富裕。”

道路的便捷,使“石蛙大王”李茂华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路修好了,但建好‘四好农村路’,我们仍需努力,要让农民更幸福。”县交通局局长张勇觉得任重道远。在全县“组组通”的基础上,玉屏正在积极争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让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组组通”公路,犹如彩带穿行在绿水青山中,将玉屏全县乡村连接在一起,缩短了时空距离,“组组通”通进了乡亲们的心里。除了大兴交通建设,玉屏以“惠民生、解民忧”为出发点,全力推进“六项行动计划”,把系列民生工程办到群众心坎上:紧盯安全饮水,共投入10.79亿元,解决了灌溉难题,实现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100%;加强环境治理,创新“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是全省第一个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达100%的县,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优化公共服务,实现村村都有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广场、农村公交、组组通硬化公路,全县形成一幅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画卷。

环保配套到位的人居环境管理站

侗乡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新店镇丙溪村的云起小镇(龚永文 摄影)

“快马加鞭未下鞍,乡村振兴战尤酣。”铜仁市委常委、玉屏县县委书记王俊铭说,玉屏干群依然奋战在脱贫攻坚最前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确保侗乡人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过上美好幸福生活!

杨显国  王京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