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筑梦 > 七彩云南,美在德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纪实 >> 正文

七彩云南,美在德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纪实

2021-04-12 尹兴艳 王留名 撰文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辖芒市、瑞丽、陇川、盈江、梁河5个县市,总人口132.4万人,居住着傣、景颇、阿昌、傈僳、德昂等4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47.77%。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地理区位独具优势是德宏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近年来,德宏州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创建工作始终,作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之需、战略之策、固本之举,书写了质朴淳厚、多彩多姿的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华章。

七彩云南,美在德宏。

(一)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不断巩固。

坚持把创建工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更高起点谋划民族工作格局,用更高标准落实民族工作举措。成立由各级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州级领导挂钩督导县市创建工作责任制,构建领导小组会、执委会、办公室主任会、调度会和不定期研判的“四会一研判”机制,高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先后制定出台《德宏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实施意见》《德宏州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意见》《德宏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评审命名管理办法》等文件,为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目前,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银井小学、瑞丽银井边检站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单位”。

2020年10月30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召开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二)始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制保障不断强化。

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边疆治理效能。修订完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制定《民族教育条例》等7个单行条例和2个地方条例,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发展。

以自治州立法的形式,将每年10月确定为全州民族团结月,迄今持续开展38次民族团结月活动。牢牢抓住“法制宣传月”、民族团结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法制思维深深烙印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上,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明显增强,社会稳定和谐的思想基础更加夯实。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

(三)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支撑更加有力。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形成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以德宏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罗志昌革命史实陈列室、中共梁河特委纪念馆等教育基地为载体,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德宏州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活动。

(四)始终坚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不断加强。

筑牢各民族亲如一家的思想基础、生活基础、交流基础,以组织联建促巩固、和谐联创促治理、活动联抓促融合、服务联动促提升,构建相互嵌入式的从业结构、文化教育结构、社区环境,在城乡发展、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整族帮扶中优化公共服务,建立红石榴之家、脱贫攻坚成就馆、为民服务中心等,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人民。

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对接机制,在北京、上海、深圳、昆明等地设立劳务输出服务站,“点对点”“一站式”为各族群众提供技能培训、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等服务,用服务促进广泛交往。将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开展“小手牵大手,推普一起走”活动,形成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推普工作网络。

在各族群众中开展劳动技能培训。

(五)始终坚持广泛多元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基础不断夯实。

以“互联网+民族团结”为抓手,创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等栏目,讲好德宏各族人民“不忘初心忠于党,牢记使命兴边疆”的生动故事。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相关知识,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通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不断夯实,“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不断深化,激发出各族群众凝心聚力、携手前行的强大正能量。

媒体记者在德宏职业学院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参观。(滕俊 摄影)

(六)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

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认真践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带领各族群众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十百千万”和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全州22个边境乡镇、63个抵边村全部实现“五通八有三达到”目标。坚持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双融合、双推进、双达标”,让创建工作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六个精准”要求,选派精兵强将尽锐出战,实行领导挂片、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在互帮互助中各族人民建立了深厚友谊。景颇、阿昌、德昂、傈僳等民族全面实现整体脱贫,兑现了“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庄严承诺。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各族人民最普惠的民生和最根本的福祉,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大力开展国土绿化、退耕还林等工程,加快推进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建设。

五和家园各民族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和谐共居。

(七)始终坚持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安全保障不断增强。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民族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德宏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云南省委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中共德宏州委关于建设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行州的实施意见》,从党的领导制度、民主政治、法治体系、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民生保障制度、社会治理体系、生态文明制度、全面从严治党等9个方面,提出50项具体举措,加快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行州建设。

目瑙纵歌已经成为德宏州各族人民的节日。

(图片由德宏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卢旭  胡琪(见习)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