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心筑梦 > 现代“莫日根” >> 正文

现代“莫日根”

2019-07-26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 撰文 民族画报记者 陈立民 摄影

脚踩着家乡坚实的土地,杜伟军对实现梦想充满信心

在杜伟军的家乡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族乡维古奇猎民村,大家称呼杜伟军为现代“莫日根”。“莫日根”,蒙古语和达斡尔语意为“神箭手”,鄂伦春和鄂温克语意为“好猎手”。

1986年,杜伟军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年的军旅生涯,他先后两次荣获“红旗车”驾驶员标兵称号,并在1990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是我人生成长最快的五年,在那里我放下了生存的猎枪,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钢枪,部队的生活坚韧了我的品质,增加了我的才能,开扩了我的胸襟。”回忆起军旅生活,杜伟军娓娓道来。退伍后的杜伟军在海拉尔市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灾难不约而至,父亲突发重病卧床不起,大哥经营的农场也连年亏损濒临倒闭。家庭的变故像是一盆冷水浇醒了沾沾自喜的他,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杜伟军选择重回家乡,拾起本以为丢掉了的锄头。

维古奇猎民村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全村共78户人家,都是放下猎枪不久的鄂温克族。由于早晚温差大、气温低,村内适合耕种的作物很少,加之从事农业时间短、没有熟练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大部分村民连年歉收,生活贫困。面对困难,杜伟军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担当。

在他的努力下,家里的土地和草场面积逐渐增加,收入也越来越好。2005年,在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发展政策的支持下,杜伟军开始正式运营“山垴”农牧场。“山垴”是他的乳名,“三垴”的谐音,含义是“好小子”。他要做有出息、能成事的“好小子”,也要让这个大山里的农牧场蒸蒸日上。

早上五点钟,杜伟军已经和员工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指导农民种田技术也是杜伟军的日常工作之一

农牧场成立后,杜伟军带头钻研科技知识,积极培育适合当地气温条件的早熟高产品种。他加工的黑小麦、有机黑麦粉、黑麦米凭着优良的品质迅速走俏市场,远销北京、南京、江苏、安徽等地,被称做“古老原始碾房的味道”。2008年,杜伟军注册了“山垴牌”商标,涵盖农牧场生产的所有农、畜、猎产品。2009年4月,呼伦贝尔市第一家现代化鄂温克合作社——阿荣旗山垴黑麦产销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山垴牌”黑麦成为山垴农牧场打开消费市场的第一张金字名片。现在,山垴农牧场除自有的3000亩耕地外,还流转了2000亩耕地,建起了粮食储藏库、机械修理部、粮食晾晒场、牛羊野猪和狍舍,固定资产总值已经超过了千万元。

杜伟军(前排左二)荣获“全国十佳农民”荣誉称号。图为颁奖典礼现场(王建廷 摄影)

杜伟军受邀参加两岸企业家年会(王建廷 摄影)

致富不忘乡亲。杜伟军先后安置了20多名贫困户就业,年薪8000元保底,还为他们缴纳了工伤意外保险、提供免费食宿。谈起“三垴”,残疾人代淑丽急忙用手语告诉大家:“三垴是好人,是我们的恩人。”代淑丽结婚后共养育了5个子女,生活极其贫困,二儿子考上了内蒙古财经学院后,一家人又是欣喜,又是焦虑。如此的家庭经济状况,要供一个大学生非常难。杜伟军知晓后,主动资助了她的二儿子上学,每年解决5000元学费。2009年,代淑丽的老伴不幸患上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杜伟军定期为他们送去面粉救济他们家的生活,并帮助解决生活难题。近年来,杜伟军共为贫困群众提供面粉20多万斤,救助贫困大学生8名,救助资金近10万元。为解决大家出行难的问题,杜伟军还个人出资50万元修了两条路,维古奇猎民村到山垴农牧场的路也通畅了。

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给了杜伟军最坚强的依靠

眺望远方,杜伟军为友人讲起日后的发展目标

身上流淌着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四个民族血液的他,凭着诚信、勤勉和担当,成为村民心中当之无愧的现代“莫日根”。“我是一名党员,自己富起来了更要拉一拉大伙,现在党的政策好,在党旗的照耀下,我们一定能生活得更好。”时刻不忘自己身份的杜伟军说。

康梦婷  王京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