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族记忆 图说多彩中华

关闭

当前位置: 首页 > 壮丽征程 > 大连民大,为什么能行 >> 正文

大连民大,为什么能行

2020-03-06 民族画报记者 和勇 撰文

大连民族大学的各族学子在一起。(杨琨 摄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团结和谐,心手相连。

大连,我国北方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是东北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每年到大连市务工、经商、求学和居住的各民族群众逐年增加。在这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生机蓬勃的海滨城市,一所民族高校正日新月异,迈着稳健的步伐,大步向前。

大连民族大学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全国110多所中央部委直属高校之一,由国家民委、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

年轻,是这所高校的一个重要标签。1984年立项筹建,1993年招生办学,算起来,大连民族大学的历史并不长。然而,短短26年来,大连民族大学的各项事业快速而稳步发展——工业设计、网络工程、新闻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在辽宁省排名第一,工业设计、网络工程、日语等3个专业获首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2007年在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建校以来,学校培养本科毕业生4万多人,就业率连续20年保持在90%以上。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首批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近年来,学校还获得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示范学校、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民委就业典型学校、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所民族院校,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56个民族的学生齐聚校园,少数民族学生约占60%,80%的学生来自民族地区,各族师生在这里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因此,民族团结一直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学校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

2019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连民族大学再次榜上有名,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这是继2009年、2014年后,学校连续3次获此殊荣。此外,学校环境与资源学院教师阮成江、硕士研究生张慧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2019年9月,大连民族大学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建校26年,成为全国唯一连续3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的高校,年轻的大连民族大学,为什么能行?

金秋十月,我们走进这所年轻而又朝气蓬勃的高校,或许找寻到了答案。

创新理念 教学相长,提升各族学子综合竞争力

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新技术、新产业蓬勃发展,急需大批应用型人才。一直以来,大连民族大学在教学理念上不断探索、推陈出新,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

“你看,析出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在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基础实验室里,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李婷婷正在指导学生做实验。李婷婷因从事的专业课题被誉为“鱿鱼博士”。2017年,她参与的项目“鱿鱼贮藏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0项授权专利、208篇论文,推动制定相关行业标准2个、地方企业联盟标准1个……李婷婷团队研发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我国鱿鱼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鱿鱼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的形成。

生命科学学院的基础实验室里,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李婷婷正在指导学生做实验。(民族画报记者 和勇 摄影)

“我只是我们学校众多优秀教师当中的普通一员。”李婷婷说道,“搞科研,没有好设备很难产出好成果。这几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实验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大家的干劲也更足了。”如今,学院拥有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民委生物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等一系列高端科研平台。为了让这些设备和仪器发挥更大功效,生命科学学院提出了“科教融合”,让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到这些高端的设备,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更多课程也围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行设置。

如今,学院拥有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民委生物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等一系列高端科研平台。(民族画报记者 和勇 摄影)

“除了在宿舍,其他时间我基本都在实验室,没人要求我这么做,因为我觉得我做的事情有前途、有意义。”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的硕士研究生周家民说道,“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和我们讨论研发进展,带我们去生产一线调研,或者在实验室里反复检测实验数据,这在我们学院是传统了。”正因如此,学院多年来考研率长期保持在20%以上,最高时,一个专业的考研率达到66%,大批各族学生能够到更高层次的学府继续深造,或积极投身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中。

良好的科研教学氛围也感染着各族学子。“我本来基础不太好,一开始学习有些跟不上,曾经想过转专业,但是后来听了老师的讲座,我决定不退缩,迎难而上。”来自西藏的2018级食品与质量安全专业学生阿旺德吉说。和她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同学西日尼阿衣:“新疆虽是内陆,但我们那里冷水鱼资源很丰富,我要跟着老师好好学,以后回到家乡一定可以有所作为。”

“科学研究不能只是在实验室里‘空想’,要能落地、能为社会所用,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要走到科学研究需要的地方去,亲眼看、亲耳听。”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邹雷说道。近年来,学院先后与辽宁省丹东市、贵州省铜仁市等地确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东北地区,学院利用生物活性辣椒食品制备技术支持企业上市,带动东北和内蒙古4省区、21个县市的5万多户农民增收致富;在贵州、新疆等地,学院借助“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着手梵净山特色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选育优质资源植物推广种植,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在采访期间,听闻喜报传来。2019年德国红点概念设计奖公布获奖结果,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创新团队再次获得3项红点概念设计奖,其中,设计作品“Doggy Leg”荣获象征最高荣誉的红点最佳设计奖,这是自2008年以来,大连民族大学获得的第7项红点最佳设计奖。截至目前,设计学院已累计获得79项德国红点概念大奖、181项美国IDEA设计奖、80项德国iF概念奖在内的340项国际三大顶级设计奖,在国内设计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设计学院创新团队的设计作品“Doggy Leg”荣获德国红点概念设计奖中象征最高荣誉的红点最佳设计奖。

在与生命科学学院相距不远的设计学院,大厅里的一面“训言墙”引人注目。墙上是50句关于做人做事的人生格言,每一届新生入学时都会在这里上第一堂课。秉承“教育的核心是育人、是引发学习动力,科学研究的任务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教育理念,设计学院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

顺着阶梯而上,设计学院的教学区里并没有琅琅书声,取而代之的是一间间本科生导师的工作室,如同设计公司一般的格局,学生们坐在各自的工作区,专心致志地画图纸、加工材料、讨论方案,气氛轻松而活跃。工作室包括教师工作区、学生学习区、师生讨论区、实验制作区和成果展示区等。在这里,无论是老师的研究还是学生的实践,都紧紧围绕课题或问题展开,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课题和实际项目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式、实践式教学,已经成为设计学院积极探索学风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一大特色。

如同设计公司一般的格局,设计学院的学生们在各自的工作区完成设计。(民族画报记者 和勇 摄影)

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也进一步变革。早在建院之初,设计学院就明确了以当前“农村问题、儿童教育问题、老年人问题”等社会问题研究作为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的主导方向。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下,学生们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从记录留守儿童群体生活的影片《青禾》、关注流浪动物的纪录片《万物同根》、利用废弃材料创作意在传达环境保护的作品《机械手臂》……这些作品无不记录着设计人一直秉持的“关注社会和人文、关注个人成长”的理念。

在大连民大设计学院成果展中,一摞厚厚的书本在各种模型中格外显眼,这是学院历届学生完成的价值观调查和家史家训访谈报告。“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从2007年开始持续推进,家史家训和价值观教育将立德树人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史明涛介绍道,“在课题研究中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引导学生做一件完整的事情,这让价值观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习中,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青年人。这也是设计学院一直以来提倡的教学观。”

设计学院的设计展。

相辅相成,教学相长。一直以来,设计学院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目标,教师也能够在较为轻松稳定的环境中研究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老师们始终保持“学生精神”,不定期参与校外的学术、学科、专业知识交流,不断补充给养;同时,设计学院也伸出橄榄枝,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交流指导,进行知识讲座,以扩大师生交流平台和渠道,从而在交流中扩展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在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举办。

设计学院硕果累累,隔壁的机电学院也屡有建树。在大连民族大学,提起机电学院的“民族之魂”赛车队,很多师生都会竖起大拇指,这支由各族学生组成的车队,在全国同类高校院系里也小有名气。

“民族之魂”车队由各族学生组成,这支车队在全国同类高校院系里也小有名气。

直线加速、8字绕环……在湖北省襄阳市举行的2019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上,来自大连民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民族之魂”方程式赛车队,与全国各高校的近60支车队同场竞技。作为该赛的常客,作为全国唯一一支民族院校车队,“民族之魂”在全国各支高校车队中格外抢眼。

“民族之魂”赛车队赴湖北襄阳参赛。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是一项由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比赛。该项比赛要求各参赛队在一年内,自行设计和制造出一辆各项指标符合规定的方程式赛车进行比赛。

大连民族大学“民族之魂”方程式赛车队成立于2010年,是辽宁省高校中第一支参赛的学生车队。车队成立以来累计吸纳学子1000余人次,已自主设计生产了8代、共计近20辆赛车。车队长期活跃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电动方程式汽车大赛、节能车大赛等各大赛事中,并取得过全国总成绩第五、单项成绩第三的优异成绩。

走进位于机电学院地下一层的车队专用车间,放满了机械工具、千斤顶、焊接设备、车床,仿佛进入了一个工厂组装车间。一辆正在组装的赛车引人注目,流畅的曲线车身搭配优雅的蓝白配色,各项数据也令人刮目:1456个零件、百公里加速仅需4.25秒……

“这辆赛车,是车队180名各族学子日夜奋斗的成果,更是机电工程学院进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动缩影。”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张汝波说。将课堂延伸至车间,不断完善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是机电工程学院不断积极探索的成果。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张汝波介绍“民族之魂”方程式赛车队的情况。(民族画报记者 和勇 摄影)

造车只是第一步,车队的管理同样也是锻炼学生各项能力的“实训厂”。在成立之初,车队就实行企业化管理制度,设置队长和团委书记来管理团队,并细分发动机组、悬架组、转向组、车架组、成本营销组等七大职能部门,保障车队整体的高效运转。正是这样实打实的历练,让很多在车队经过锻炼的学生还没毕业就成为一些专业车队和车企争相抢要的“香饽饽”。

在车间里,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王天野、班兰、和玉华……赛车上贴满了车队成员的名字。“车队能够良好运作,与车队的人员构成有很大关系。”张汝波院长说道。“民族之魂”车队积极吸纳各民族学子参与,成员覆盖了23个民族,少数民族学生占总人数的62.5%。“各族学生在一起,交往交流交融、团结协作。可以这么说,团结协作是我们致胜的法宝,也是车队的灵魂所在。”张汝波说。

活学活用 学以致用,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10月17日下午,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一场名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专题党课吸引了全院众多师生,阮成江教授的事迹让学生们备受鼓舞,现场掌声雷动。

2019年10月17日下午,环境与资源学院的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一场名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专题党课吸引了众多师生。(民族画报记者 和勇 摄影)

据环境与资源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华戎介绍:“阮成江教授是我们学院的优秀教师,长期在贵州省民族地区科技扶贫。上个月,他在北京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要知道,阮教授是以贵州省的名额获得这个荣誉,这也更加说明了当地对于我们学校工作的认可,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挂职博士团继续用科技助力民族地区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在贵州省铜仁市,大连民大“挂职博士团”小有名气,是当地各族群众的贴心人,他们用科技助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让当地群众受益。从2012年开始,大连民大对铜仁市陆续开展扶贫攻坚工作,重点突出油茶选育、食用菌扩繁、民族建筑保护、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等各项科技服务工作。环境与资源学院阮成江团队以“挂职博士团”模式连续6年聚焦油茶产业发展,致力于玉屏县油茶良种选育、高产营林模式研究,成功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贵州省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发明专利3项,将每亩油茶经济效益提高了2250元,每年产值增加1.5亿元以上。6年来,阮成江和他的团队每年在大连和玉屏间往返10多次,先后有200多人次深入当地进行科技攻关。如今,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和县里实施的“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以及“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油茶优良品种和研发的丰产营林技术在铜仁市的玉屏、思南和碧江等县被广泛采用。那些本来已经枯竭的老树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在外务工的青壮劳力看到老油茶林产生了效益,都纷纷回来参与承包或管护油茶林的工作。2017年,玉屏县油茶林总面积已达20.7万亩,带动贫困户3425户11268人。茶农户均增收917元。2018年,新造油茶林2810亩,带动贫困户62户172人。

环境与资源学院阮成江教授(中)与他的油茶团队成员。(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摄影)

除了油茶,在铜仁市万山区,环境与资源学院的科研团队还对当地食用菌种植开展技术指导,新的种植技术给当地农户带来了高产量、高收益。“只有‘因地制宜’地支招,才能更见成效。”食用菌种植专家、环资学院院长吕国忠说。为了帮助当地解决技术难题,吕国忠和团队成员们多次前往贵州对口帮扶地区的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不论是种植食用菌的散户,还是产业化发展的公司工作人员,都受益良多。当地很多农户都知道了大连民大有一个食用菌种植专家。吕国忠每一次去,农户们都放下手头的活儿,赶去听他的技术讲座。

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吕国忠(右二)和他的团队成员在食用菌大棚里进行现场指导。

环境与资源学院科研团队的老师们从菌棒材料的选择、制作、菌种装袋的干湿比例等方面向参加培训的人员耐心介绍食用菌的种植栽培技术。

在内蒙古,环境与资源学院的鲍雅静团队参与完成的中国生态交错带生态价值评估与恢复治理关键技术成果,让辽蒙农牧交错带的生态屏障有了转机。鲍雅静是植物生态学与生态恢复技术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多年来致力于民族地区草原退化机制及草原保护研究。辽蒙农牧交错带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脆弱区,更是遏制草地沙化转移的重要生态屏障。为了进行草原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退化草原生态恢复技术的相关研究,近年来,鲍雅静将大部分暑假时间都用在了这里。鲍雅静依托前期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带领研究团队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草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大量野外调查与试验工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草原保护对策。这些研究成果充实了能量生态学和生态演替理论,对于揭示草原退化的一般规律与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为退化草原的治理与有效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这个创新成果也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重要创新点项目之一。

而在新疆,一种叫吴屯杨的杨树在茫茫戈壁茁壮生长,为当地编织起一道道绿色屏障。吴屯杨是一种抗逆速生杨树新品种,由环境与资源学院姜国斌教授研究团队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麦盖提县是全国唯一嵌入沙漠的县,地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生态环境脆弱,沙尘灾害频发。”环境与资源学院生物技术系的朝鲜族教授金华说道。2011年,金华来到沙漠边缘,和当地老乡们一起种植了6000棵吴屯杨。2015年,在因车祸膝盖二度损伤的情况下,金华仍然两次前往南疆观测吴屯杨的生长状况。2016年,吴屯杨已成功在新疆种植推广,成为边疆的一道道防护林。据金华教授介绍,目前已有20余万株吴屯杨在新疆扎根。如今,吴屯杨已在新疆、内蒙古、宁夏、辽宁、河北、天津等省区市进行示范或推广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除了吴屯杨,耐干旱、抗风沙的文冠果也在环资学院专家的推广下,在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扎根结果,为更多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团队在新疆推广种植吴屯杨。

将论文写在民族地区的大地上,还有数年来致力于民族传统建筑保护的建筑学院的师生们。位于金石滩校区山坡上的建筑学院,办公楼和展厅由一栋老旧锅炉房和一堆集装箱改造而成,这栋鲜活的设计成果彰显了建筑学院师生们的设计功底。来到展厅,琳琅满目的模型精致逼真、风格各异,大部分是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模型:贵州苗族吊脚楼,辽宁满族院落,海南黎族船型屋……“这些都是我们的学生们结合专业教学、社会活动和去民族地区实地测量后,按照比例做出来的建筑实体模型。”建筑学院院长倪琪说。

建筑学院别具一格的阅览室。(民族画报记者 和勇 摄影)

从2006年建筑学专业的成立到如今建筑学院独立建院,建筑学院始终与民族地区保持着紧密联系,根据自身专业能力,建筑学院致力于发掘、保护与传承民族地区的建筑文化历史与传统。现已促成与辽宁、海南及贵州等多个民族地区的传统村寨保护项目。

建筑学院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对传统民族建筑进行发掘和保护。

在辽宁省,建筑学院开展了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老镇旧街区、腰站满族古村、清源满族自治县等几个地区的少数民族特色村落规划改造项目,通过系统的信息采集,开始了满族村落基础数据库建立的工作。

在海南省,建筑学院与海南省民宗委共同合作,对原始黎族村寨开展保护整理工作。现已完成了两处极具典型性的黎族村寨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建筑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海南进行教学实践。

在贵州省,校地合作成效显著。2016年4月,建筑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大连民族大学·铜仁市人民政府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在铜仁地区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镇)保护与发展项目。对铜仁地区各少数民族村寨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对其原始信息状态进行采集,并通过数字化影像合成,保留原始记录。建筑学院调研组成员多次赴铜仁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教学,先后安排了100余人次的师生参与了项目调研、数据采集、规划设计。课题组完成了铜仁6个区县18个特色村寨的调研,涵盖了苗族、侗族、羌族、土家族、仡佬族特色村寨(镇)以及一个明清时期传统村落。

建筑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贵州进行调研。

建筑学院设计的玉屏中国油茶博物馆设计图。

 “建筑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养成有必要紧密结合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需要。对于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的理解绝不是在课堂的知识灌输,而是要通过体验和实践学习。建筑设计的技术内容有相当的部分不是理论的,而是实践的,是感性基础上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开门办学’是最有效率的。我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加快建筑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建筑学院院长倪琪说道。

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大连民族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国家战略的办学初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学子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引导各民族学子把守护好民族团结的生命线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首要标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民族院校的崇高使命。”大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赵铸说。

大连民族大学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升旗仪式暨第十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启动仪式。(杨琨 摄影)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学生进入大连民大的第一天就已铺陈开来。

“来到大连民大上的第一堂课是一节民族团结教育课。”来自新疆裕民县的哈萨克族学生努尔达娜是环境与资源学院2018级的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之前,努尔达娜对家乡以外的世界了解不多。开学第二天,她和近千名新生一起在学校的太阳鸟报告厅,上了一节民族团结教育课。在90分钟的时间里,授课教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党和国家对民族团结的重视以及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等内容。

校运动会也是增强民族团结的有力载体。(杨琨 摄影)

回忆起一年前的情景,努尔达娜记忆犹新。她说:“通过那堂课,通过在大连民大生活学习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我越来越坚定地相信,各民族兄弟姐妹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强大。”

在校园里,课堂永远是教育的主阵地,“入学第一课”传递着学校的办学主旨。长期以来,大连民族大学利用“入学第一课”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强化思想引领,铸牢各族学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连民族大学的“入学第一课”自开办以来就没有间断过。每年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民族新生相聚在大连民族大学,地域、习俗的差异,令他们既好奇又新鲜。如何引导学生们正确地认识这些差异,讲好“入学第一课”,是一门大学问。在有限的时间里,知识点要丰富,形式要新颖,尽量深入浅出,引发学生思考,这些都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还要深入民族地区调研,掌握鲜活的一手资料。为了上好“入学第一课”,学校每年都会从相关院系抽调骨干教师。教师们从6月就开始备课,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掌握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及相关研究成果,增强授课的理论性、政策性,突出针对性、时效性,丰富教学内容。除了“入学第一课”,大连民族大学新入职教工的“岗前培训第一课”也很有特色。这是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每一位教职员工既是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又是民族团结的宣传员。

环境与资源学院的先锋队。

郭明义爱心团队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分队成立。

大学生记者团。(民族画报记者 和勇 摄影)

长期以来,大连民族大学牢牢把握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方向,突出“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等主题教育,建设各民族学生共有的精神家园。不断加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引导,鼓励学生从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逐步扩大“民族团结活动月”“民族风情展示周”“民族沙龙”等活动的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此外,学校系统地开设了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每年都邀请专家、学者以及少数民族杰出代表来校作形势政策报告,围绕民族政策、民族精神、家国情怀等主题,采用各有侧重、风格多样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各民族学生的思想认识。

一年一度的民族风俗风情展示周活动。

生命科学学院“新疆是个好地方”活动。

今年9月,学校的“第十届民族团结活动月”启动,其中“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看大连活动”作为活动月的经典活动,受到学生们的欢迎。385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旅顺日俄监狱、旅顺博物馆、滨海大桥、星海广场等地。来自贵州的仡佬族学生胡雪说:“在与各民族同学交流过程中,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增进了感情。旅顺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一直有到旅顺看看的想法,这次学校的活动帮我完成了这个心愿。”云南景颇族学生雷木伴表示,“学校对我们在各个方面周到细致,爸爸妈妈都没来过大连,我把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发给他们了,他们都很高兴,让我不要辜负学校的期望,好好学习,毕业后要努力建设家乡。”

“我们通过各种活动,不断深入推进‘四个意识’‘五个认同’教育,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学子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民族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锐说。

同时,学校加强嵌入式管理,将民族团结根植于心、践之于行。大连民族大学一直坚持混合编班、混合分寝。混合编班是指统筹考虑学生民族成分、生源地区、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编班的模式,旨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基础的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混合分寝是指在同年级、同专业内部实行不同民族的学生混合寝居的模式,旨在营造各民族学生共居、共事、共学、共乐的“一家亲”格局。在此之上,学校还延伸“嵌入式”教育管理模式,在创新工作室的构架上,突出了“嵌入式”的选拔要求,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学生通过兴趣引导,在同一个研究平台上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室的指导教师们在日常陪伴式交流中渗透学术精神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和爱国意识。

设计学院的设计之夜活动。

“大海情,民族魂”文艺晚会。

五四歌唱比赛。

除了全校范围的活动,各个学院的各类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中华民族美食文化节”“民族服饰风采大赛”“民族舞蹈大赛”……各个学院的活动丰富多彩,各有特色。学生们在相互品尝民族美食、互学民族舞蹈的互动中,逐步了解和尊重了彼此民族的生活习惯,在共同学习进步和相互交心换心中,凝结起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感情。他们用富有自己专业特色的系列活动增强了民族文化的校园感染力,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了一餐一食、一言一行中。

大爱无疆 润物无声,用爱谱写民族团结赞歌

大爱无疆,润物无声。大连民族大学的学子来自56个民族,如果说大连民族大学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那么辛勤的园丁们正是用维护民族团结的大爱,细心呵护着来自56个民族的花朵。

2019届毕业典礼。(杨琨 摄影)

由于各地、各民族学生的基础不同,学校通过“一对一”“一帮一”等多项帮扶措施,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不掉队。据介绍,“一对一”指的是教工党支部与学生班级“一对一”、处科级干部与贫困生“一对一”、班级导师及专业教师与新疆西藏地区民族学生“一对一”帮扶机制。“一帮一”指的是学校在学生中间推进的互助学习活动。“各民族学生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内地有了家,内地的学生也有了来自民族地区的兄弟姐妹。”经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闫杰说。对于家在大连千里之外的少数民族同学们来说,最思念的莫过于家的“味道”。长久以来,各个学院都有了让少数民族教工党员与少数民族学生认亲结对的传统,老师们邀请学生走进自己家中,与他们一起拉家常、包饺子、吃团圆饭,广泛开展谈心交流,通过问情况、解难题、做工作、给帮助等方式最大程度地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让民族团结根植在每个师生的心中。

经济管理学院的老师到该院优秀毕业生玛依拉家中家访。

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左一)向来自西藏和新疆的学生询问学业情况。(民族画报记者和勇 摄影)

家庭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家访,是深入了解学生成长背景和过往经历的重要途径,也能与学生家长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和信任。多年来,各学院教师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家访足迹遍布全国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真切地将学校的关爱带进了学生家里。

各院系教师利用假期赴民族地区家访。

“如果不走到学生的家庭,你想象不到学生身上经历过的事情,那么你又怎么走进学生的心里?”“只有真正深入到学生家庭中,真正看到学生的成长环境,去感受与体会来自学生家庭背后的故事,才能够真正去思考我们身上的职责所在,也才能够明白今后的学生工作要做什么,怎样做。”“一个学生的背后是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背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帮助到一个学生,那真的是可以改变这个家庭的命运。同时我想,这也是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和民族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在学校各院系青年辅导员家访心得座谈会上,每一位辅导员说起自己的心路历程都感触良多,说到动情之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

“虽然家访工作只是学生工作的一个方面,但是对于一名民族高校的辅导员来说,意义是不同的。家访工作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家校联动的桥梁和纽带上,而是一次又一次踏上一条关于爱的路程,在这条路上,我们要传递爱、感受爱、用心爱,方能不忘来时路的初心,守护一颗颗石榴籽,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都汇聚光彩。”校团委副书记金娟红动情地说。

在大连民族大学的学生中间,公寓管理中心总经理刘玉叶被很多学生称为“刘妈妈”。宿舍里的凳子有没有短缺、门窗有没有破损、卫生间有没有故障……在刘玉叶看来,能影响到学生生活居住质量的事,就没有小事。10栋公寓楼、食堂、超市、浴池……这些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都是刘玉叶要管理的,她笑称自己是学生们的“大家长”。“既然是家长,就得对孩子们负责,就要用心去爱他们。”刘玉叶说。她一直认为做好管理工作没有捷径,必须深入学生的生活,深入校园每一角。来到民大的21年里,周六日、节假日,即使是春节,刘玉叶也坚守岗位。她笑说自己是年纪大了闲不住,可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是怕学生们有需要时找不到她。每年寒假,都有不少新疆、西藏、云南等偏远地区的学生留在学校,值班的时候,刘玉叶就跟学生们唠唠家常,嘱咐安全问题,春节到了,她就陪着留校的孩子们一起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守岁……漫漫冬夜,刘玉叶的暖心和爱意就这样一年年地传递下去。

在学生中间,公寓管理中心总经理刘玉叶(左二)被很多学生亲切地称为“刘妈妈”。(民族画报记者和勇 摄影)

“饭菜合不合口味?够不够吃?”食堂经理闫心田正亲切地向就餐的学生征求意见。一年的365天,闫心田几乎都呆在食堂里,即便是除夕夜,也依然坚持工作。“我来到民大这20年,没休过假,在我的脑海里对放假也没什么概念,只要孩子们能吃好饭,健健康康的,我就很满足。” 闫心田的话语简单质朴,“我常跟我们食堂的职工讲,服务育人不是一件小事,这是一件大事,是我们的责任,虽然我们并不是这些孩子的生身父母,但我们承担着父母的角色,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我们就要负起责任。”。

食堂经理闫心田正亲切地向就餐的学生征求意见。(民族画报记者和勇 摄影)

闫心田(右一)指导员工规范操作,确保食品安全。(民族画报记者和勇 摄影)

“我们都只是做好本职工作。”刘玉叶、闫心田都不约而同地说。如他们一样,一大批教职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为学校的发展、民族团结事业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学校的关怀、老师的关爱,各部门后勤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涓涓溪流,汇成维护学校民族团结的一股大爱。

大爱无疆,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的力量是会传递的。

“我在大连民族大学学习4年,感受到的是家一般的温暖,如今,我愿意把这份爱传递下去。”预科教育学院的维吾尔族辅导员西克尔动情地说道。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略带东北口音,听声音,不会猜到西克尔来自遥远的新疆伊犁。2011年,西克尔考入辽宁省实验中学。“在中学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常说你在这里有个家。2015年,我考入大连民族大学,在这里,家的感觉更浓了,学校的关爱、老师的关心,让我每时每刻都感觉到很温暖。我大一的时候成绩在班级的中下游,通过‘一帮一’互助小组的帮助,大二学年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还获得了奖学金……从那个时候我就有了想法,也想从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2019年7月,品学兼优的西克尔毕业,通过考核如愿成为了大连民族大学理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的一名辅导员。“当辅导员很辛苦,学生的方方面面都要操心,而且什么都得懂,但是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一切都不是问题。”谈及未来,西克尔的目光温暖而坚定。

预科教育学院的维吾尔族辅导员西克尔(右一)与学生谈心。(民族画报记者和勇 摄影)

各族学子在校训“团结 自强 求是 进步”的教导下继往开来。(朴晋泽 供图)

一个个不起眼的细节,组成了一个个动人的民族团结故事;

一个个看似平凡的故事背后,是一段段浓浓的民族团结情。

大爱无疆,润物无声。

就在此刻,大连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还在继续……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大连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提供)

高莹  编辑